必考点专练 -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2023年1月31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节日。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的是 ( )。 2.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小华收到了在外国留学的表兄于当地时间2023年1月30日8时发来的短信祝福,小华的表兄最有可能留学在 ( )。 A.美国 B.巴西 C.瑞典 D.澳大利亚 解析 第1题,1月31日南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第2题,由题意可知,北京时间是1月31日0时,小华的表兄留学地的当地时间是1月30日8时,应是西八区。 答案 1.A 2.A 3.(2023·全国优化卷)右图为“某极地俯视图”,abc︵是晨昏线,该日由a地到b地白昼逐渐增长。此时,一架旅游包机正从x地起飞,6小时后降落y地。据此回答下题。 飞机降落时该地正值( )。 A.子夜 B.日出 C.正午 D.日落 解析 abc︵是晨昏线,该日由a地到b地白昼逐渐增长,说明中心点(极点)为极昼。若中心点为北极点,则ab为昏线,bc为晨线,a、c均在赤道上,其地方时a为18时,c为6时,则y此时为24时(0时),6小时后,y为6时,正值日出;若中心点为南极点,得出的是相同的结论。 答案 B (2023·辽宁铁岭阶段测试)读右图,完成4~5题。 4.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5.②地日落时刻是 ( )。 A.16时 B.18时 C.20时 D.22时 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北极圈出现极昼,为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第5题,把全球经度平分为12份,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30°。先找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刻为6时,它与②点相隔30°,由此推断出②点的日出时间为4时,进而推断出②点的日落时刻为20时。 答案 4.B 5.C 一极地考察船从图中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读图回答6~7题。 6.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A.11月 B.3月 C.6月 D.9月 7.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 A.28° B.42° C.48° D.62° 解析 第6题,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说明图示为南半球,南纬80度出现极昼现象应在北半球的冬季,考虑考察船从A地航行到B地所用的时间,因而出发时可能为9月份。 第7题,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南纬10度,A位于南纬38度,其正午太阳高度为62°。 答案 6.D 7.D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读图完成8~9题。 8.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12时20分 B.15时20分 C.8时20分 D.18时20分 9.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B.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 C.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D.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解析 第8题,由图中横线部分为东半球,可知靠近180°经线的东西半球分界线应是160°E经线,由此判断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160°E经线是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8时,故北京时间是15时20分。 第9题,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23°26′S,70°E),此时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 答案 8.B 9.C 读右图(图中α的角度为23°26′),回答10~11题。 10.当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轮船自西向东跨越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C.极昼的范围由南极圈向南极点逐渐缩小 D.尼罗河出现明显汛期 11.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是( )。 A.30°E B.150°W C.30°W D.15°E 解析 第10题,图示为北半球冬至日,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即至北半球春分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再变慢;此时段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内,北印度洋吹东北风,海水向西流,所以轮船在北印度洋自西向东航行时不是顺风顺水;南极点附近极昼范围逐渐缩小;尼罗河汛期还没有来临。 第11题,甲地昼长为10小时,应在地方时7时日出。所以甲地此刻在晨线上,比0°经线偏东15°,即位于15°E。 答案 10.C 11.D 二、综合题 1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和昏线线段的字母,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6分) (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4分)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5分) (4)画出P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9分) 解析 第(1)题,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由此可判断出晨线、昏线;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第(2)题,M地在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Q地日落时刻为15时,可以推断出该地日出时刻为9时。第(3)题,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据此即可描述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第(4)题,P点位于赤道,抓住四个特殊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特点,连线即可。 答案 (1)PM为昏线,MN为晨线。(画图:逆时针方向自转。) (2)0 9 (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4)抓住四个特殊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连线(如下图)。 13.(2023·福建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 材料二 下图表示广州和海口市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 (1)根据材料一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3分) (2)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7分) 昼长/h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中心,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0时所在经线、晨昏线。 (3)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会出现什么变化?(6分) (4)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出现什么变化?(6分) 解析 第(1)题,此时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0°N,45°E为0时,135°W为12时,太阳直射点为(20°N,135°W);P点影子朝正北时,说明该地为地方时12时,北京时间为17时。第(2)题,注意此时极昼、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A点要在赤道上,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第(3)题,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城市之间,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移,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再逐渐增长。第(4)题,三个月内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海口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 (1)(20°N,135°W) 17 (2)见下图。 (3)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 (4)海口市的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缩短。(描述夜的长短变化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