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②①④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4~6题。 4.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1)→(2) B.(2)→(3) C.(3)→(4) D.(4)→(5) 5.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古巴 D.澳大利亚 6.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A.(1)B.(2) C.(4) D.(5) 7.下图中的“★”表示某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A.43%B.30%C.23%D.50% 右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8~10题。 8.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 9.反映印度人口状况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10.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B.人口基数过大C.人口增长过快D.失业人口增加 11.目前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素质太低 D.森林破坏严重 12.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转变图,据图回答下题。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代表产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的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是 A.① B.②C.③ D.④ 13.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A、B和C是三个不同地区。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A.a1→b1B.a1→a2 C.b1→b2D.c1→c2 读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4~16题。 14.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5.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水平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D.自然条件 16.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 17.对目前中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严重老龄化 B.人口多,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D.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性别比是研究人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下图示意四种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回答18~19题。 18.2023年~2023年,人口性别比较为合理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9.若图中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那么造成上世纪末该地性别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B.不同性别残废率不同造成的 C.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加工业,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D.当地民俗造成的 20.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 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2023千米以上 21.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 C.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主要因素 22.下列四幅示意图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是 A.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 B.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 C.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 D.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俄罗斯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23~25题。 23.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 24.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广东流往北京 D.从上海流往四川 2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26~28题。 26.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C.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D.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27.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8.下图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 A.I、Ⅱ、ⅢB.Ⅱ、I、Ⅲ C.Ⅲ、Ⅱ、ID.I、Ⅲ、Ⅱ 29.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3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31.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 D.矿产资源的开发 32.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33.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34.20世纪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B.2023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回答35~38题。 35.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地区多,湿润地区少 B.山区多,平原少 C.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D.北方多,南方少 36.我国“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7%,人口只占6%。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 D.人口的出生率低 37.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较西部地区大。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科技水平较高 B.东部地区耕地资源、水资源更丰富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东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更高 38.目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是 A.环境问题B.粮食问题C.资源问题D.人口问题 二、综合题 39.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年份 | 出生率(%) | 死亡率(%) | 2023 | 3.6 | 2.0 | 2023 | 2.1 | 0.68 | 2023 | 3.4 | 1.08 | 2023 | 1.71 | 0.66 | 2023 | 3.79 | 0.95 | 2023 | 1.4 | 0.65 | 2023 | 2.3 | 0.73 | | | | (1)根据表中数据,绘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折线图。 (2)2023年—2023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3)2023年以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主要原因是 。 40.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1)分析图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分析图2,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 (3)分析图3,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41.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B.埃塞俄比亚 C.法国D.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