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概要 1.复习目标:①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②理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③分析印度粮食生产由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变化原因 ④简述其工业发展的过程及原因 2.学习重点:①印度的人口特点②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③工业发展 3.学习难点:①印度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②印度水旱灾害的成因、特点 4.考试热点:印度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关系 一、知识结构 二、典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印度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地处热带亚热带,全年高温多雨 B.印度降水量偏少,气候干旱 C.西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是造成水旱灾害的根本原因 D.海陆位置决定了印度以热带气候为主 [解析]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形成涝灾;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容易形成旱灾。 [答案]C 例2有关印度工业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 B.孟买附近盛产黄麻,建立了麻纺织工业中心 C.印度软件产业在世界享有盛名,著名新兴电子工业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 D.印度首都新德里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印度工业发展的状况,共考查了四个知识点。(1)印度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2)孟买附近盛产棉花,是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3)印度首都是新德里,是全国铁路交通中心。 [答案]C 三、 训练题目 【选择题】 1.德干高原东北部的主要物产有() A.小麦、煤B.棉花、煤铁C.小麦、茶叶、锰D.煤铁、水稻、黄麻 2.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A.新德里B.孟买C.加尔各答D.班加罗尔 3.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恒河水量丰富,全年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 D.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4.有关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河贯穿全境B.东临阿拉伯海 C.一月盛行西南季风D.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 【综合题】 1.在图中绘出风向,并完成表格中要求的内容。 月份 | 风向 | 陆地 → 海洋 海洋 → 陆地 | 对降水的影响 | 一月 | | | | 七月 | | | | 2.读“印度年降水量图”和“农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1)小麦主要种植在降水量在毫米之间的地区。 (2)印度农业区域化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B.使经济作物的布局接近加工厂 C.充分发挥各地自然、地形等自然条件优势D.有利于实施大型机械化作业 (3)A市成为纺织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是:。 (4)印度农产品产量大,而出口量小的原因是:。 (5)印度东北部年降水量超过2023毫米,是因为该区域位于的迎风坡。 (6)印度分布面积最广的农作物是和。 参考答案 【选择题】1.D2.B3.D4.D 【综合题】 1. 月份 | 风向 | 陆地 → 海洋 海洋→ 陆地 | 对降水的影响 | 一月 | 东北 | 陆地 → 海洋 | 降水少 | 七月 | 西南 | 海洋→ 陆地 | 降水多 | 2(1)300—2023(2)C(3)地处棉花产地(4)人口数量多且增长快 (5)喜马拉雅山(6)小麦 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