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23年11月11~23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古巴四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期间出席11月20日~21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APEC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次APEC会议发表了《圣地亚哥宣言》,与会领导人重申,通过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目标,加强人类安全,推动良政,建立知识社会,以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缩小经济差距,为人民谋福利。 1.APEC是一个______国际组织(选择填空)() A.世界性、政府间、政治B.世界性、政府间、经济 C.区域性、政府间、经济D.区域性、非政府间、政治 2.APEC成员中,既跨两大洲,又濒临三大洋的国家是() A.日本、澳大利亚B.美国、俄罗斯 C.新西兰、印度尼西亚D.中国、泰国 3.本次APEC会议召开时() A.拉普拉塔河水位开始下降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巴西高原草原开始泛绿D.圣地亚哥昼长夜短,但昼渐短 4.下列图示能比较正确地表示会议召开地气候特征的是() 5.中国与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古巴四国之间的贸易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中国可以() A.从古巴进口电脑B.从智利进口铜矿 C.向巴西出口铁矿D.向阿根廷出口牛肉 6.巴西是南美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其综合国力中,最基本的优势是() A.人口素质较高B.自然资源丰富 C.经济力量雄厚D.军事力量强大 7.APEC的宗旨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这说明() A.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B.市场经济的弱点要求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 C.加快对外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D.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扩大对外开放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更重要 8.本次APEC会议的主题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未来”。它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A.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B.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事物具有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D.事物在结构和排列秩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 9.本次APEC会议发表了《圣地亚哥宣言》,呼吁各国“加强人类安全,确保经济增长”。这说明() ①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②当今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相当突出③APEC领导人在国际重大问题上都达成了共识④APEC是保障世界安全的重要组织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参考答案 1.C2.B3.C4.D5.B6.B7.A8.B9.A (河南省洛阳机车厂中学邱 涛) 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近二三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有的文章称其为“民工荒”。围绕此问题完成1~6题。 1.出现该现象的地区主要是() A.整个东部沿海B.北部沿海C.长三角D.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 2.缺工问题最突出的企业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资金密集型D.资源密集型 3.许多工厂明确要求招收18至25岁的年轻女工,主要原因是() A.熟练工多B.细心、好管理、身体又能承受 C.男工数量已够多D.其他原因 4.普通工人短缺的原因是() ①工资低②用工不规范、劳工权益受侵害③中西部地区企业工资和农业比较收益有所提高④企业扩张迅猛,用工需求大幅增长⑤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劳动力外出的选择余地加大,流向分散。很多在珠三角的务工者转而流向了长三角等地区。⑥各流入地流入的农民工减少⑦农民工文化和劳动技能水平低()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④⑤⑥⑦ 5.企业因缺工导致() ①生产规模下降,对送上门的订单也不敢接受②全国性缺工 ③一些与当地产业关联度不强的企业正在考虑将生产基地迁往内地 ④一些企业不得不引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设备以减少用工量⑤迫使企业想方设法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6.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利弊是() ①能缓解“民工荒”②能保持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④东部地区有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而中西部地区却不具备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围绕资源和经济增长方式,完成7—9题。 7.下图(中国的人口与主要矿产资源占世界的比例)说明() A.图中所列矿产资源总量都没有居世界前列 B.图中所列矿产资源总量都很丰富 C.图中所列矿产资源人均数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D.煤、铁、铜矿资源人均数高于世界人均水平,天然气、石油、铝矿资源人均数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8.2023年中国GDP占世界的4%,但消费的石油占全球7%、电力占13%、原煤占30%、钢材占27%、铝材占25%、水泥占40%。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已仅次于美国。 除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投资拉动特点突出和重工业比重显著上升外,上述资料还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什么问题? 9.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惟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不是全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条既能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又降低环境污染,缓解资源供给压力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重要的就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10.随着俄罗斯递交加入《京都议定书》的文件,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23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议定书规定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原则,规定俄罗斯2023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2023年的排放量持平。批准《京都议定书》对俄罗斯的利弊,错误的是() A.阻碍当前和未来俄罗斯经济的发展 B.能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C.能促使俄罗斯对其工业进行升级 D.目前俄罗斯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比2023年减少,俄可以将多余的排放配额出售给欧盟国家 11.2023年12月22日15时4分冬至() A.2023年冬至的时间是12月22日20时多 B.2023年冬至的时间是12月21日20时多 C.2023年冬至的时间是12月22日8时多 D.从2023年冬至到2023年冬至是一个恒星年 12.目前在长江以南的长三角10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已经引起区域性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以下不是造成该地地面沉降原因的是() A.建密集的高楼群 B.大面积路面采用水泥、沥青等透水性差的材料 C. 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 D.大面积开采能源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 参考答案 1.D2.A3.B4.B5.C6.C 7.C(图中所列矿产资源占世界的比例均低于人口占世界的比例) 8.我国是一个人均主要矿产资源匾乏的国家。2023年仍实行高投入(能源、原材料等资源)、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这种浪费严重、效益不高、牺牲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9.A 10.A 11.B 12.D(该地没什么能源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路面透水性差,雨水不易渗到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