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2),回答1~3题。 1.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大雾天气,主要是因为() A.沿岸有寒流流经 B.位于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 C.位于沙漠区,空气中尘粒多 D.位于高山背风气流下沉区 2.库鲁为世界优良航天发射基地,其不利条件是() A.所处纬度较低B.天气现象多变 C.人口密度小D.临近海洋 3.若某日城市①(48°W,16°S)昼长为12小时40分钟,则城市①与城市②(0°,78°W)日 出时间相隔为() A.20分钟B.1小时20分钟C.2小时20分钟D.3小时20分钟 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 5.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C.①地所在国家的畜牧业以出口羊毛而著名 D.②地所在国农业专业化水平很高 读右图回答下列6~7题。 6.关于图示国家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居民多为西班牙人的后裔 B.乙地自然环境优越,人口密度大 C.该国是南美洲唯一的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D.M城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7.M城建城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政治B.交通C.宗教D.资源 图4为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8~10题。 8.关于图4 中的西海岸地区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有暖流经过 B.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C.常年受西南风影响 D.沿岸地貌轮廓破碎,不利于渔业发展 9.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水系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B.河床坡度东部缓、西部陡 C.流量季节变化东部小、西部大D.东侧为内流河,西侧为外流河 10.2023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别德马市电视台将同步转播开幕式实况。当地的区时是 A.8月7日20时B.8月8日7时C.8月8日8时D.8月9日8时 二、综合题 1.读拉丁美洲某国的人口分布示意图(左图),回答(1)~(3)题。 (1)据图10说明该国人口的分布特征。图中A地区人口密度比周围小得多,简述其原因。(6分) (2)图10所示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对河流域的开发,严重影响了该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违背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哪些原则?(8分) (3)图10中流经B海域的洋流是。若右图为B海域放大示意图,依据图例,在方框中画出流经的洋流和两条等温线,以正确表达出这些地理要素的分布。(6分) 2.(18分)阅读材料和图4、图5,回答问题。 材料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统计结果显示,2023财政年度,巴拿马运河共有1.47万艘船只通过,其中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共785艘。从货运量来看,中国是位于美国之后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委内瑞拉原油通常经大西洋和印度洋运往中国,运输时间达45天,巴拿马运河扩建后,时间将缩短为24天。 (1)图4中甲、乙两国,因位于板块交界处而多地震的是(填国家名称),该国气候类型分布情况是怎样的?(10分) (2)中国进口委内瑞拉的石油,多经大西洋和印度洋。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3.读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说明A地等温线分布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8分) (2)比较B、C两海域盐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 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D是一条国际性运河。目前占全球贸易运输量5%的货物通过该运河被送往世界各地。D的最大三个使用国依次是、日本和中国。该运河对国际贸易的重大作用表现为。(4分) (2)当一艘货轮于3月21日旭日东升时通过该运河,北京时间大约是。(2分) (3)A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按产品的用途分类属于农业,其主要的农作物是(写出两种即可)(3分)。 (4)C处所在的阴影区是世界最大的气候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5分) (5)若C处的植被破坏严重,试简要分析其世界气候产生的影响。(2分) 5.读图6,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分析20℃等温线西半段走向形成的原因。(6分) (2)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气候差异很大,请分析形成的原因。(8分) (3)修建连接PQ两城市之间的铁路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4分) (4)该铁路的长度最接近()。(2分) A.500千米B.2023千米C.2023千米D.2023千米 (5)图示河流水量大、落差大,多瀑布,分析瀑布的形成原因以及观赏瀑布的要求。(4分) (6)分析甲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8分) (7)据中国中央气象台预测,2023年乙海域比正常年份水温将升高2-3摄氏度,这对我国北方气候将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6.读下图,回答问题。(36分) (1)图中A、B两地中,气候海洋性更强的是地。请用下页表格中的数据说明判断的理由及形成的原因。(10分) (2)分析图中20℃等温线在①、②两处向南弯曲的原因。(8分) (3)分析图中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8分) (4)图中C处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7.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和⑤降水状况的分别是 图和 图。 (2)列表比较①地与②地气候的差异。 地点 | 气候类型 | 特 征 | 形 成 原 因 | ①地 | | | | ②地 | | | | (3)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自然景观不同,试分析其成因。 (4)若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变为低平的平原,会给南美洲的气候分布带来哪些影响?(列举两条) 参考答案 1. (1)①人口分布极不平衡;②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③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人口最密集;④北部、西部、中部地区,人口稀少 (每点2分,最多4分)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不太适合人居住。 (2)亚马孙(2分)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每点2分,最多6分) (3)巴西暖流(2分) 等温线(2分) 洋流 (2分) 2.(1)智利 西部沿海地区自南向北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东侧安第斯山脉为高山气候。(10分) (2)海上运输石油的油轮,吨位一般较大,受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的限制而不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若向南经麦哲伦海峡绕过南美洲,航程远且风浪大。经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航线较适宜。(8分) 3.(1)等温线密集,南北延伸。(4分)受南北走向安第斯山脉影响,高差大。(4分) (2)C处盐度大于B处。(2分)两处都在回归线附近。(2分)C处受巴西暖流影响。(2分)B处受秘鲁寒流影响。(2分) 4.(16分)(1)美国(2分) 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1分) 大大缩短北美洲东、西两岸之间航程(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1分) (2)3月21日19点2。分(2分)(3)种植园(或热带种植园)(1分) 商品(1分) 天然橡胶、油棕、甘蔗等(答对二种作物即可得1分) (4)热带雨林(1分) 地处赤道附近,地势低平,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分) 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和山脉,东部向大西洋敞开,东南、东北信风经巴西暖流洋面后可长驱直人,扩大了高温、湿润的范围。(2分) (5)由于该处的植被遭破坏,使大气中的CO:增加(1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1分) 5. (1)原因:受寒流的影响和山地影响(4分),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2分)。 (2)P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少雨(2分)。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2分)。 Q地受海陆热力作用的影响(2分),冬季温和少雨(1分),夏季高温多雨(1分)。 (3)要通过高大的安第斯山,高差大(2分);地形地质条件复杂(2分)。 (4)B(2分) (5)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1分),岩性上硬下软(1分)。适当距离仰视(2分)。 (6)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丰富;草原广阔,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的租金低;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8分) (7)夏季降水偏多,易产生洪涝灾害(2分)。冬季气温偏高,可能产生暖冬现象(2分)。 6. (共36分) (1)(10分)A(2分) A、B两地纬度大体相当,A地气温年较差较小(为7.7 ℃),B地气温年较差较大(为16.1℃);(2分)A地最热月和最冷月出现的时间比B地晚(A地最热月出现在2月,最冷月出现在8月,B地最热月出现在1月,最冷月出现在7月);(2分)A地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均大于B地。(2分) 原因:A地位于安第斯山西侧迎风坡,常年受西风影响,气候的海洋性明显;B地位于安第斯山的东侧背风位置,受西风影响小,气候的大陆性显著。(2分) (2)(8分)此时南半球为夏季,(2分)①处大陆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2分);②处有巴西暖流流经,(2分)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2分) (3)(8分)该地区邻近铁矿产地; (2分)海运便利;(2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2分)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2分) (4)(10分)大牧场放牧业(2分) C处位于气候温和、(2分)草类茂盛的潘帕斯草原;(2分)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2分)距海港近,运输便利,有利于牧场的商品经营。(2分) 7.⑴丁、乙 ⑵ 地点 | 气候类型 | 特 征 | 形 成 原 因 | ①地 | 热带沙漠气候 | 终年炎热、干燥 | 终年受副高和秘鲁寒流的影响 | ②地 | 热带雨林气候 | 终年高温多雨 |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 (3)④处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⑤处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成为温带荒漠。 (4)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横贯大陆东西;热带沙漠、地中海式气候及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将向东扩大;温带沙漠将消失;山地气候将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