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地球和地球仪》地理能力提高与反馈训练(1)

[复制链接]

1.人类的家园是指()

A.每个人的家庭B.自己的家乡C.我们的祖国D.地球

2.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棋盘似的正方体B.倒扣的盘子C.球体D.圆形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2023千米B.2023千米C.2023千米D.4万千米

4.地球的表面积是()

A.5.1亿平方千米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D.5.1平方千米

5.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

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

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6.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

A.地球自转轴B.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C.地球上就有地轴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

7.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

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总共有360条B.纬线总共有180条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9.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10.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

D.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11.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

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

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A.一个方向B.两个方向C.三个方向D.四个方向

13.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确说法是()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

14.表示东经的代号是()

A.EB.WC.ND.S

15.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B.20°E,160°W

C.0°经线和0°纬线D.20°W,160°E

16.中纬度是指()

A.0°~30°B.23.5°~66.5° C.30°~60°D.60°~90°

17.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B.出发点以北C.出发点以西D.出发点以东

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示东西方向的是__________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线。

(2)所有经线都交于_______________,长度____________,并与_______________线垂直相交。

(3)所有纬线都互相_________________,长度_________________,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_________,到两极成_________________。

19.读下列两图,完成下列要求。

(1)注出图中A、B两点的经度: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两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与A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_________,与B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C 3.B 4.A 5.BD 6.C 7.D8.C 9.B 10.D 11.B 12.A 13.D 14.A 15.D 16.C 17.C

18.(1)纬 经 (2)南、北两极 相等 纬 (3)平行 不等 逐渐缩短 点

19.(1)25°E 155°W (2)A B (3)155°W 25°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