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交通运输自古有之。在现代,人们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更多了。下面四种交通运输工具中,有一种不属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你知道是哪一种吗?( ) A.飞机B.轮船C.马车D.汽车 2.在我国,有许多城市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下列城市,哪个是铁路—水运枢纽呢?() A.乌鲁木齐B.武汉C.济南D.北京 3.有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的特点。这是哪一种运输方式呢?()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 4.由于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人们形象地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 A.农业B.工业C.旅游业D.交通运输 5.铁路线的命名方法有多种。下列铁路线,哪一条是以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来命名的呢?() A.陇海线B.湘黔线C.兰新线D.京广线 6.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B.长江中下游一带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 C.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D.西部还有部分省区未通公路 7.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你知道哪一种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吗?()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 8.九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你知道它当时与周边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吗?() 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航空运输D.铁路运输 9.哪一种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呢?() A.甜菜B.油菜C.棉花D.水稻 10.下列哪个地区,农作物仅能一年一熟呢?() A.成都平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1.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要量很大,因此在许多地区建立了商品粮基地。下列平原中,不属于商品粮基地的是() A.三江平原B.鄱阳湖平原C.华北平原D.成都平原 12.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你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新疆南部 13.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B.河湖众多 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14.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应是()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15.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A.开采铁矿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珍珠 16.按生产产品的不同,工业有重工业和轻工业之分。下列工业部门,属于轻工业的是() A.机械工业B.食品工业C.石油化工D.钢铁工业 17.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下说法哪个是对的?()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D.工业生产水平对农业影响不大 18.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产业开发重点都相同 D.沿海地区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高新技术产业 19.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你认为下列哪个地区最适宜发展制糖工业呢?()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吗?()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位置优越D.劳动力资源充足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请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在表中用“√”表示,6分) 货物类别和数量 | 起点至终点 | 铁路 | 公路 | 水运 | 航空 | 500万吨铁矿石 | 海南—上海 | | | | | 10箱急救药品 | 北京—乌鲁木齐 | | | | | 2023万吨煤炭 | 山西—秦皇岛 | | | | | 40吨五金交电用品 | 昆明—拉萨 | | | | | 70吨干海带 | 舟山渔场—重庆 | | | | | 1吨活鱼 | 九江—南昌 | | | | | 22.读我国简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⑴将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城市及其所交汇的铁路线连接起来: A郑州京广线与浙赣线 B兰州兰新线与包兰线 C株洲京沪线与陇海线 D徐州京广线与陇海线 ⑵从图中找出两条东西走向且可直接与沿海港口城市相通的铁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将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经过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由九江到昆明旅游,主要乘坐火车,应先坐车到________(城市)转入_________线,再先后经过_________线、__________线到达昆明,包括终点站此行共经过_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 ⑸大京九铁路从北京到最终点_______,途中唯一经过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 23.读2023年北京─南京─上海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6分) 2023次 | T21次 | 车次 | T22次 | 2023次 | 普快 | 特快 | 自北京起(千米) | 列车种类 | 自上海起(千米) | 特快 | 普快 | 北京 | 北京 | 始发站 | 上海 | 上海 | 上海 | 上海 | 终到站 | 北京 | 北京 | 15:18 | 18:00 | 0 | 北京 | 1 460 | 8:08 | 11:50 | 17:13 | ↓ | 147 | 天津西 | 1 313 | ↑ | 10:03 | 9:55 | ↓ | 376 | 德州 | 1 084 | ↑ | 7:20 | 21:36 | 22:31 | 494 | 济南 | 966 | 3:21 | 5:26 | 2:24 | ↓ | 811 | 徐州 | 649 | ↑ | 0:28 | 7:48 | ↓ | 1 157 | 南京 | 303 | ↑ | 19:13 | 10:57 | ↓ | 1 334 | 无锡 | 126 | ↑ | 16:25 | 12:27 | 8:00 | 1 460 | 上海 | 0 | 18:08 | 14:35 | ⑴上海某公司业务员小丁要去北京参加周日上午10:30的一次业务洽谈,如果坐火车去,他最迟须在周______从上海出发,乘___________次列车,才能比较准时且从容地参加。 ⑵返回上海时,欲在途中站台上买只德州扒鸡带给家中的父母,须选乘___________次列车。他此次往返行程共___________千米。 ⑶某人16:30时有急事想从上海赶到天津,应怎样坐列车才能较快到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⑴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⑵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平原;C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盆地。 ⑶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又以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_为主;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__为主。 ⑷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条件的差异。 25.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6分)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_______; 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_; 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_________; 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_________。 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⑴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读图判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A、C两工业区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建立的基础不同。A工业区建立钢铁工业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则是因其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 2.B 3.C 4.D 5.B 6.D 7.A 8.B 9.C 10.C 11.C 12.B 13.C 14.D 15.D 16.B 17.B 18.A 19.B 20.B 二、 21.水运、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公路 22.⑴ ⑵陇海线、沪杭线 ⑶兰新线,陇海线,京沪线 ⑷南昌,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3 ⑸九龙,南昌 23.⑴六,T22,⑵2023,2023⑶先坐T22次到济南,再转乘2023次到天津 24.⑴甘蔗,甜菜,油菜,花生⑵东北,长江中下游,四川⑶400,秦岭—淮河,水田,旱地,水稻,小麦⑷气候 25.⑴林业 ⑵种植业 ⑶畜牧业 ⑷渔业 因地制宜 26.⑴A辽中南,B京津唐,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⑵丰富的煤、铁资源; 广大的消费市场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