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区域的划分,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一线并说明其地理意义。 2.明确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重点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影响因素 导学过程: 一、认知目标: 二、前置学习: 1.地理区域的划分类型主要有_______区域、______区域和_______区域等。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和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3.完成下列连线: 长江三角洲行政区域华北平原 工业区自然区域高青县 山东省经济区域沪宁杭工业基地 三、交流展示: 四、合作探究: 1.读图5.2,在图上区分下列区域,并说明理由。 (1)山区和平原:以m等高线为界。海拔低于200m,等高线,地面起伏较的地区为平原;海拔高于200m,等高线,地面起伏较的地区为丘陵,可划为山区。 (2)林区和农耕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土层瘠薄,发展林业可防止,利于保护环境,可作为林区;平原地区一般地形,土壤肥沃,适于,可作为农耕区。 2.邮政编码的第一、二位表示级行政单位,第三、四位表示级行政单位,第五、六位表示级行政单位。 3.在我国的地理区域中,青藏高原因为其独特性而往往被单独划分出来。试举例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特征。地势,气温,“高”、“寒”成为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特征。 4.观察图5.4中的界线B,并与图5.6和5.7相比较,分析以下问题: (1)界线B大致与1月份℃等温线一致。 (2)界线B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确定界线B的主导因素是因素。 (4)界线B大致与─一线一致。 5.观察图5.4中的界线C,大致与我国的分界线基本吻合。确定界线C的主导因素是因素中地势高低的差异。 五、拓展提高:(9ˊ) 1.林区和农耕区描述的是() A.自然区域B.行政区域C.经济区域D.不同级别的区域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B.秦岭C.天山D.昆仑山 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D.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 4.秦岭主要位于 ()A.河南省 B.山东省C.山西省D.陕西省 5.“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北方的界线B.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C.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线D.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 6.“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C.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D.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7.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的是() A.河南B.山西C.湖北D.四川 8.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势高低C.交通条件D.受夏季风影响程度 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气候条件D.海陆位置 10.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域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B.纬度位置C.交通条件D.受夏季风影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