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两大部分。前者涉及气温的测量、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温度变化曲线图;后者包括等温线图、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但内在脉络清晰明了:观测气温,可以获取到一定量的气温数据,可以对气温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和整理。比如可以绘制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不同空间尺度的等温线分布图。通过对气温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通过对等温线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能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

2. 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3.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说出某地一天之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

2. 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3.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归纳某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4. 阅读北半球1月、7月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气温观测,培养气象观测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及时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阅读北半球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四、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课件,创设问题:秋季来临,你感受到了气温的哪些变化?同学们看过今天的天气预报了吗?最低气温是多少?最高气温是多少?大家议一议,一天之中,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分别会出现在什么时间?引领学生进入气温基础知识的学习。

一、感受一天中、一年中的气温变化

1.现在的气温大概是多少度? ,今天一直保持着这个温度吗?

2.说一下你对今天气温变化的感受。

3.根据生活经验:一天中中午较 ,早晨 ;一年中 季炎热, 季寒冷。

设置中学生放学路上的对话这一情境导入新课,情境自然真切,贴近生活,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基本理念。

新授过程

互动探究

展示课件,提供图像资料

1.气温的测量

通过两位中学生的衣着,感知气温对生活的影响,进而认识气温的概念,了解观测手段。

2.气温的求算

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3.学会表述──理解概念,引导学生据图说出该地最高气温及其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及其出现时间;一年内的气温变化特点。

二、学会气温的观测

1.测量温度的仪器是 ,距地面 米,通常放到 里。

2.一天中气温的观测通常进行 次,一般选在北京时间 时、 时、 时、 时。

3.图中温度计在这四个时刻温度分别为 、 、 、 。算一下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

4.气温时刻在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 ,一年为周期的变化为 ,常用 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联系生活实例,加深对气温影响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感受当代科学技术对气象观测的影响。

4.绘制气温曲线图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多年平均的气温年较差,归纳济南市气温的年变化特点。建议老师在指导绘图中应注意以下三个细节:

(1)把握图幅大小及纵坐标温度差值的大小,横坐标12个月份的间隔要适当。

(2)对照相应月份和气温值,在坐标线之间的对应处描点。

(3)注意使用平滑的曲线,而不是折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5.阅读气温曲线图

(1)提供南北半球的温度变化曲线图,根据曲线走向判读最高月、最低月气温及出现时间,掌握由温度变化曲线图判读半球的方法──季节相反。

(2)提供不同温度带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各温度带的曲线变化特点,总结气温曲线图的判读的方法。

三、学会绘制、判读温度变化曲线图

1.如何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图?

(1)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在坐标图上标注出来;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2)在图中,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图中曲线表示 随 变化的情况。

(3)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 之差,叫作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描述该地气温年变化规律 。

2.判读温度变化曲线图。

(1)A、B、C三地中,各月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小的是 ,各月平均气温都在 ℃左右。

(2)B地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气温年较差为 ℃。

(3)A、B、C三地分别位于五带中的 带、 带和 带。判断依据是 。

(4)A、B、C三地位于 半球(南、北),判断的依据是 。

3.不同地区,气温年变化不同。 带地区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变化小,寒带地区各月气温都很低,气温年变化大;温带 季气温低, 季气温高, 变化分明,气温年变化也大。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 月,最冷月出现在 月,南半球相反。

学法指导,及时测评。

通过提供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旨在引导教学朝着“搭建平台一学会阅读—抓住要点—归纳规律”探究、合作学习方向迈进,最终达成“阅读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课程标准要求。

6.判读等温线图

结合实例理解“温度相等的各点”的含义。(1)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

(2)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3)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

三、学会判读等温线

同一时间内,世界各地气温是怎样分布的呢?

1.气温的水平分布一般用 来表示。

2.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 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 。

3.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 ,等温线 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闭合,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 中心;中心气温 是低温中心。

温故知新,联系回顾等高线图判读的基本要领,理解等温线。

学法指导、形成能力。通过地图查阅,掌握判读等温线分布图的一般方法,并形成能力。

7.阅读气温曲线图

带着问题来读图:

(1)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2)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地区的主要纬度范围。

(3)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4)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5)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6)南、北半球哪个半球等温线更平直?为什么?

四、认识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水平分布(不同纬度)

(1)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集中在 纬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2)结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 气温逐渐 ,主要原因是受 因素的影响。

(3)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 ,最热的地方是 。

2.气温的海陆分布(同纬度)

(1)观察20℃、10℃和0℃三条等温线在南北半球的分布情况:等温线的形态在北半球形态比较 ,而在南半球则比较 ,原因是 。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相反。由以上可以看出气温分布受到 因素的影响。

3.气温的垂直分布

(1)峨眉山顶与重庆的相对高度是 米,气温相差 ℃。由此可推算出,海拔每上升2023米,气温就降低 ℃。

(2)由图可知,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 ,海拔越高,气温越 。说明气温分布受到 因素影响。

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为载体,读图设问,落实“标准”关于“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要求。

阅读分析“北半球1月、7月气温分布图”,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气温的季节差异。

学以致用

谈天说地──话避暑

选择高温下的衣、食、住、行任意话题,描述避暑办法。

1.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有观赏樱花的习惯。日本的气候南北差异很大。春天,樱花由日本的南端依次向北开放,赏花的人流便潮水般地向北涌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试分析两句诗中所蕴含的地理原理。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归纳梳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