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1.了解人类对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认识过程,会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能准确区分经纬线,理解经纬线的特点;3.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正确判读经度和纬度,初步认识经纬网。 基本技能:1.能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球体,能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2. 能够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在地球仪上探究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3.能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类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的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接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提出证据证明地球的形状,用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等。 2.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定义,能够准确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3. 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了解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学难点】 1.提出证据证明地球的形状,制作地球仪等。 2.掌握经纬线线、经纬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教学等。 【教学课时】共4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导入:请大家看一段演示如何在电影院找座位的动画(课件),思考一下:怎样在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到某一个地理事物的“座位”?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注意其中的说明。 学生:积极发言、说明等 归纳总结:电影院里的座位表能帮我们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如果我们能把这样的座位表绘制在地球仪的表面,那么,我们就能象在电影院找座位一样,轻松地找到地球仪上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过渡提问: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球仪上绘制出这样的“座位表”呢? 归纳:其实,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分布,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这个“座位表”,人们称其为“经纬网”。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是如何来准确地给地球表面的任一地点定位的。 环节一:利用经纬网在地球仪上定位 讲述:首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标注出的经纬线,找到这些经纬线所对应的经纬度数字,如:20°N、0°纬线、40°S、30°E、150°W、0°经线和180°经线等等。 活动: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课堂活动来学会如何在地球仪上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活动要求: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在地球仪上,按下列表中的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按表中的地名,找出该点的大致经纬度。 地名 | 经度 | 纬度 | 天津 | 117°E | | 上海 | | 31°N | 伦敦 | | | 纽约 | | | | 123°W | 49°N | | 环节二:坐标网中识别点 过渡: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局部的地图上来判断地理位置,如:给出了局部的经纬网地图(如下图),请同学们在简图中给这些点定位(读出其经纬度)。 课堂练习:请将上 图中个点对应的经纬度填在下表: 归纳总结:这样的练习,由于没有直接标出纬度的南北和经度的东西,我们在判读时,先要确定哪些是南北纬度,哪些是东西经度,然后才能读出各点的经纬度,具体的方法可以概括如下: 1.面对地球仪的0°纬线,上方是北纬、下方是南纬; 2.面对地球仪的0°经线,左边是西经、右边是东经。 学生:听教师讲述,思考、体会。 学生:思考、回答。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有关地球仪的知识,设想什么东西可以成为地球仪上的“座位表”。 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这些对应的经纬线和经纬度。 师生互动:教师提醒学生地球仪上经纬度标注在什么位置?(赤道和180°经线上) 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地球仪完成课堂练习,准备回答问题。 师生互动:在学生的活动中巡视,指点,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好的做法和不足的地方,做好点评工作。 学生:回答,说明自己的看法等。 学生:分组练习。 师生互动:在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和不足,指导学生等等。 学生:回答练习结论,介绍自己小组的学习体会等。 学生:听讲,归纳总结、笔记等 小结: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新技术都要用到经纬网知识。地球表面各点的经度、纬度是现代GPS、GIS、RS技术的基础数据,今后地球的数字化管理也需要经纬网的基础数据来支持。因此,每位同学都要学会使用经纬网。 师生互动:启发学生谈自己了解的有关生活中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实例等。 学生:交流、自由讨论等。 课堂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构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提及下一课时的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七、经纬网定位 1.经纬度的判读→经纬网定位: 2.经纬网定位的应用:GPS、GIS、RS等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