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第三节河流》测试题

[复制链接]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河流与所流入海洋对应错误的是()

A.珠江──太平洋B.怒江──印度洋

C.雅鲁藏布江──大西洋D.额尔齐斯河──北冰洋

2.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A. 额尔齐斯河B.塔里木河C.长江D.怒江

3.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

A.冬季结冰B.流量比以南的河流大

C.冬季不结冰D.数量比以南的河流多

4.下列地界线中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界线接近的是()

A. 400mm年等降水量线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 1月0℃等温线

5.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其原因是()

A.气温越高,瓜果越甜B.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C.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D.天气干旱晴朗,越吸引游客

6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要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水能,这是因为()

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7.长江没有流经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8.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发源地B.上游C.中游D.下游

9.“塞上江南”灌溉农田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A.黑龙江B.长江C.黄河D.塔里木河

10.下列关于长江、黄河,说法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流入黄海B.都有结冰期

C.水能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D.干流都流经山东、江苏省

二、综合题:

1.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长江流域示意图

(1)根据下列描述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

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

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3)图中给出的四个城市中,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_,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

(4)长江流域有众多的湖泊,其中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由于围湖造田,湖泊数量锐减,这种做法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

A.调蓄洪水能力下降B.水生动植物资源衰减

C.水旱灾害的面积增减D.湖区的生态环境劣变

(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每到汛期,堤内江水高于堤外平地10甚至15米。由此人说“人在水下走,舟从楼上过”。治理荆江的方法有加固__________,修建分蓄洪区,将荆江________,提供荆江的泄洪能力,同时在上游__________,增加调洪能力。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请判断:此河最有可能是我国的河。

(2)图中所示发生在河段,主要流经(地形区),河道变,坡度变,流速,泥沙沉积,河床,形成“________________”。

(3)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来约束,一遇暴雨,有________危险。

(4)此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若要从根本上治理下游水患,必须在(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对黄河进行综合整治。

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黄河水体示意图

(1)黄河发源于山北麓,注入海。

(2)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 ,②___。

(3)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 平原,④_____平原。

(4)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请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形特征、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把黄土高原的名称填写到图中相应位置。

(5)黄河中游⑤是___________,它是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

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A4.A5.B6.B7.B8.B9.C10.C

二、综合题

1.

(1)填图略

(2)上游三峡

(3)宜昌湖口

(4)鄱阳湖ABCD

(5)荆江大堤截弯取直修建水库

2.

(1)地上河,黄河

(2)下游华北平原宽小慢抬高地上河

(3)泛滥

(4)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产生大量泥沙中游

3.

(1)巴颜喀拉山渤海

(2)汾河渭河

(3)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4)降水集中在夏季地表支离破碎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填图略)

(5)小浪底水利枢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