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是进入高中学习的篇章,通过试题多多巩固必修2的课本知识是很好的提高成绩的方法。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2试题及答案,将思维调动起来吧!高一地理必修2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2分)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1-2题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Ⅰ阶段 B.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Ⅱ阶段 C.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Ⅲ阶段 D.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Ⅱ阶段向Ⅲ阶段的过渡阶段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回答3-4题: 3.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B.②C.③D.④ 4.图②最有可能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 B.巴西 C.德国 D.美国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5-6题: 年龄段(岁) | 0-14 | 15-29 | 30-44 | 45-59 | 60 | 男性人口(万人) | 5.04 | 25.14 | 14.68 | 4.94 | 1.76 | 女性人口(万人) | 3.84 | 37.10 | 11.63 | 4.01 | 1.78 | 5.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6.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改善城市环境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2023年3月28日,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公布的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12.95亿,十万人中,文化程度与90年代相比,如下表: A | 大学程度 | +154% | B | 高中 | +39% | C | 初中 | +45% | D | 小学 | -4% | E | 大于65岁人口 | +1.3% | 阅读表中数据,回答7-8题:7.A~D栏反映我国基本国策的哪个方面( ) A.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B.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C.小学失业率上升D.文盲增多 8.对E栏的说明,错误的( ) A.老龄化问题逐渐明显,社会问题逐渐严重 B.老年人口增加很快 C.人口寿命延长,这是我国的人口政策的实施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 D.农村生产力低下是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地区 9.读下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目前与甲国2023~2023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 A.韩国B.印度C.新西兰D.俄罗斯 11.乙国2023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 读右图(a、b、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回答11~12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14.读制约中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则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 A.水资源 B.耕地资源 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 15.关于环境人口容量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16.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 ( ) 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17.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 亚洲与欧洲 B.非洲与欧洲 C. 欧洲与拉丁美洲 D.亚洲与大洋洲 18.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 C.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D.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图是印度、尼日利亚、中国、英国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 表示我国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0. 急需引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国家是( ) A. a B. b C. c D. d 读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据此回答2023题。 21. 20232023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 A. 33 B. 43 C. 27 D. 15 22.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 A. 20232023年间 B. 20232023年间 C. 20232023年间 D. 20232023年间 23. 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2023年内将会出现( ) A. 人口总量稳定 B. 人口老龄化加速 C. 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17左右 D. 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2023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2023题。 年龄 | 014岁 | 2023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甲 | 人口数 | 2023 | 2023 | l 500 | 20230 | 死亡率(%) | 0. 6 | 0. 6 | 2. 5 | | 乙 | 人口数 | 2023 | 2023 | 500 | 20230 | 死亡率(%) | 0. 8 | 0. 7 | 2. 2 | 0. 81 | 24. 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 0. 775% B. 3. 7% C. 0. 885% D. 0. 95% 25.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 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 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 发展中国家总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 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之比例高 26.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 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 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27. 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城市曾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条件的改善 B. 政府政策的影响 C. 大量耕地的开垦 D. 矿产资源的开发 28. 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D. 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 29. 在我国民工流的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改革开放政策 B. 交通运输不能满足需要 C. 经济增长的地区不平衡 D. 人口增长快 30. 将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目标(即人口承载量的最大数)定为16亿左右,其主要是以什么资源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是( ) A. 水资源 B. 矿产资源 C. 土地资源 D. 耕地资源 读英国首都伦敦的人口增长图,回答31-32题: 31.伦敦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 ) A.2023年~2023年 B.2023年~2023年 C.2023年~2023年 D.2023年~2023年 32.20世纪70年代伦敦城市人口有所下降,其原因为 A、其他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B、经济水平下降 C、严重的自然灾害 D、环境质量下降 33. 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小 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大 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 34. 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 D、每平方千米200人 35. 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二、综合题(30分) 36. (10分)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23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 (1)读图12-10,并分析 2023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人口的 流动对城市的影响。 37.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问题:(10分) 年龄 | 0-14岁 | 15-59岁 | 60岁及以上 | 总计 | 甲 | 人口数 | 200 | 550 | 250 | 2023 | 死亡率(%) | 0.5 | 0.6 | 2 | | 乙 | 人口数 | 350 | 600 | 50 | 2023 | 死亡率(%) | 0.8 | 0.7 | 2.2 | | (1) 表中空白处分别填出甲乙两地区总人口死亡率,甲为________ 乙为__________(2)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_(高或低)。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型,乙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型 (4)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有(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______________。 (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地理必修2试题答案: 15 BDCCC610 DBDBB2023 CDDBC2023 CBDABA 21-25 ABBCD 26-30 BDCCC 31-35 BDCAC 二、36、(1)C (2)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影响:利,给城市带来丰富的劳动力: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城市增加社会活力. 弊,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管理,就业,交通等的压力. 37、 (1)低 (2)高 (3)甲组人口中老年人比较多,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4)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造成的 38.(1)鲁 豫 苏 台(2分)渝(2分) (2)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2分);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2分)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