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8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够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B.太阳活动剧烈时,往往发生磁暴,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产生极光现象 D.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各地年降水 量变化周期均呈正相关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 值线分布图,读图并回答2-3题。 2.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3.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4.从赤道上向南北沿18 0°经线发射炮弹,他们的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都偏向东 B. 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C. 都偏向西 D.都不偏离180°经线 北京时间2023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右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6.春节假期期间( )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右图是某日光照图(部分),阴影部分表 示黑夜。读图后回答7-8题。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26′S,0°B.23°26′S,90°W C.23°26′N,0°D.23°26′ N 90°E 8.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的地区的是 A.南半球B.北半球 C.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9.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A.甲丙 B.乙丙 C. 乙丁 D.甲丁 10.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①→②的方向是:向西南 B.从③→④的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C.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相同 D.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正好相反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第11~13题。 1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地理含义是( ) A.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C.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岩浆 D.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岩 12.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岩浆岩、大理岩、石灰岩 C.沉积岩、侵入岩、喷出岩 D.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 13.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 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 下图为一幅地层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岩层①②③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①③②D.②①③ 15.岩层①②③④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6.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 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造成“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 读图,回答18-19题。 18.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19.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20.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严重 B.流水沉积作用严重 C.冰川侵蚀作用严重 D.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21.读图,关于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22.以下有关下图风形成示意图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图中a表示地面摩擦力,b表示地转偏向力 B. 图示情况应发生在南半球,因风向偏左 C. 图中c表示风向,b表示地面摩擦力 D. 图示情况不可能发生在近地面 23.下面风带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 A B C D 24.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状态,①②③④表示等压线。图示状态下,等压线正确的一组是( ) A.① ④B.② ③C.① ③D.② ④ 读下图,完成25~26题。 25.深秋时节,宁波的橘农常用烟熏来防御霜冻,主要是烟尘能增强( ),从而提高保温效果。 A. A B. B C. C D. D 26.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 A B. B C. C D. D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27-28题。 27.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8.当B地盛行西南季风时 () A.A地盛行东北季风 B.正值7月份左右 C.C地是夏季 D.A地寒冷干燥 该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29.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30.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右图位置时( ) A.我国华北正值春旱严重 B.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 二、综合题 3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或西)侧。 (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 ,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6)A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小时。 (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32.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读下面的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字母的地质构造: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A处岩层向上拱起,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例 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为良好的储水构造的是______,适合建采石场的是______。 33.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13分) (1)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名称。 气压带: A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风带: B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2)画出B、D的风向。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_,南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___ 。 (4)图b中西南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________。 (6)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热的地方成低压、冷的地方成高压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 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D.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第三次检测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AAAA DBCBC BAADA AACBD DCABD CCBDC 二、综合题 31.(1)南极点 12.22 (2)23°26'S, 90°W (3)AB BC (4)AE东 (5)12 18 3 21 (6)12 6 (7)D (8) D 32.(1)新 石灰岩层分布在含煤地层的上面,其沉积时间较晚 (2)A背斜 B向斜 C断层 其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层比较破碎,容易被侵蚀 (3)花岗岩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4)C C地地下有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地基不稳固,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5)B A 33. (1)A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B东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2)略 ( 3)甲 西北风 东北方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亚洲高压(或蒙古高压) 寒冷干燥 (6)BC 本试卷来源于优学地理网,更多精彩试卷分析请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