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学期大家要学习很多地理知识点,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地理知识点比较琐碎,因此在课下多进行复习巩固,下面优学地理网为大家带来新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地球的圈层结构期中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学好高一地理知识有帮助。 考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分。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2.不连续面: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它们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 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其中莫霍界面位于大陆部分地下33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023千米处。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 3.圈层划分: 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 地壳(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平均17 2023 2023 2023 2023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地幔上地幔①固态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幔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地核外核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考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 各外部圈层的概况比较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典型例题: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23年入冬以来,北京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全省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4~5题。 4.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5.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解析:深秋、初冬时节,天气一般晴好而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降低快,导致水汽易于凝结,形成大雾天气;白天大雾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很强,使光线很微弱,从而能见度降低。 答案:4.D 5.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