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即将来临,考生们可准备好要迎接挑战了吗?优学地理网特为大家整理高中地理期末考试综合题答题模版,遇上地理大题再也不怕啦,一起学习起来吧! 一、设问形式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该事物的位置;二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高考中区位考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分析……的条件""分析甲、乙两地区……区位优势的共同点""比较……的区位条件""评价……的区位条件"等。 例题1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图中信息:显性信息:经纬度 河流特征 大城市 铁路交会 隐性信息:地形 人口密度 周边状况 设问立意:题目要求分析乙城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条件,考查了学生对交易中心区位条件的掌握程度,以及考查学生对粮食这一特殊产品的理解力。 思维线路:交易中心区位条件包括交通便利,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结合图中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可知当地地处铁路枢纽,又靠近粮食主产区,人口密集,条件优越。 参考答案: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二、思维建模 要准确分析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在解答区域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要清楚某类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如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等等,再结合某地的具体情况分别归类分析。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区位因素一般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一般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植被、土壤、资源等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原料等方面来分析;二是影响某事物的区位因素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答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按规定作答。 模板典例 地理要素 | 思维方向 | 农业区位因素 |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气候类型、光照、热量、降水、降水及配合情况 ②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海拔高度、坡度等。 ③土壤:土壤类型、肥沃程度、盐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④水源:河湖密度、水量、季节变化、旱涝等。 ⑤生物资源:种类、分布、数量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市场距离、市场需求量、消费习惯和水平; ②交通:海陆空运输条件对商品农业影响; ③政策:价格的调节、政策性补贴、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④劳动力:数量、素质、价格; ⑤农业技术: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机械水平; ⑥工业基础 | 工业区位因素 | (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 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如考虑风向、河流上下游等。 | 城市的区位因素 | (1)自然因素:①地形;②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③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 (2)社会经济因素: ①自然资源; ②交通; ③政治、军事、宗教; ④科技和旅游 | 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 |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自然因素:①地形;②地质;③气候;④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社会经济因素: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经济;③资金;④人口分布; ⑤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⑥政治、社会。 (3)科技 | 港口的区位因素 | (1)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①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港湾; ②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2)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①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是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②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③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 (1)便利的交通条件(交通最优);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市场最优) |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气候类型、光照、热量、降水、降水及配合情况 ②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海拔高度、坡度等。 ③土壤:土壤类型、肥沃程度、盐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④水源:河湖密度、水量、季节变化、旱涝等。 ⑤生物资源:种类、分布、数量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市场距离、市场需求量、消费习惯和水平; ②交通:海陆空运输条件对商品农业影响; ③政策:价格的调节、政策性补贴、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④劳动力:数量、素质、价格; ⑤农业技术: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机械水平; ⑥工业基础 因题取舍 根据经纬度判断可以确定该地为我国东北的松嫩平原,由题意可知要求说出有利条件,可结合该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分析其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气候温和湿润;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交通发达;工业基础好。 本文章来源于优学地理网,更多地理知识点总结请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