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测量与评价反馈功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应试完毕,并不等于考试的结束,尤其是学校的各种非选拔性考试。试卷评阅完成以后,需要对考试和试卷作全面分析,对问题进行矫正,并且应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调整和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一、利用或补编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型 | 题量 | 分数分布 | 技能层次 | 难易度 | 覆盖面一本节(单元)内容分数分布 | | A识记 B理解C简单应用 D综合应用E创见 | | 小题分 | 大 题 分 |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1 | 2 | 3 | 4 | 5 | 6 | | | 客观题 | 主观题 | | 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选题 双选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多选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 词 解 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读填绘图(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判断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对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简答题 | |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论述题 | |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析 |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计算 |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 |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计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题型可根据各科需要和实际自行设计,但一套题的题型应不少于四种。 2.难易度:A—较易B—中等难度C—较难D—难度较大。大致比例:A:B:C:D=20:30:30:20,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因测验类型不同)。 3.覆盖面也叫认知度,具体设计可在每种题型框架内用“3A”、“4D”等标明。“3A”即指该题型3分识记要求,“4D”指该题型4分综合运用要求,一份试卷一般应包括三至五个层次水平。各单元、各章、各节均可按知识点(内容点)1、2、3……设计,还可根据需要将1再分为①②③…… 4.试题赋分要采用难度和时间赋分法,二者兼顾。 5.拼卷一般以题型为序,由易到难,由客观题到主观题。 二、分类登记(评卷过程或完成以后进行) 对学生中出现的带着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类登记。根据全班同学的考试情况,对本次考试和试卷作全面、客观的综合分析。分类登记包括: (1)章节(单元)、题型、考察要求 (2)每题最多分获得者 (3)各题最佳答案者(评价时予以肯定表扬),本题的几种典型错误。 (4)学校编制的各类统计。 三、讲评 试卷讲评是执行测试常规、全面实现测试功能的不可忽视的环节,也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极强的针对性。不少教师却往往重测试而轻讲评,认为学生已经考过,一切已成为过去,因而采用简单化的做法,就事论事地讲解一遍,甚至只是对对答案,草草了事,这就大大降低了考试的效果。如何组织试卷讲评?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极强的针对性。讲评重点应该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不仅让学生明确考试错在哪里,应如何改正,而且从各个方面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讲评设计的内容不局限于卷面内容。讲评课还应是深化提高课,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规律,而不是简单的纠正答案,更不是对学生“秋后算帐”。对正确的答题也应进行分析,是真正掌握了,还是可以找到更捷近、方便的解答方案,抑或临场猜中。 实践中我采取根据试题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如下类型的讲评: 1.诊断性讲评 诊断性讲评是针对测试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错误,通过讲评查“病情”,找“病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辨析能力的目的。在讲评方法上,应通过教师设疑引导,使学生弄清引起错解的根源,进而对症下药,排除障碍,疏通思路,总结出解这类问题的普遍适用的方法。 例1:当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反气旋时,上海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B、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少雨 C、吹东北风,湿热少雨 D、吹东南风,湿热多雨 [解析]大部分同学都选B答案,这只是就事论事,可以如下设疑:根据题意,上海应位于反气旋的什么方位?(西部)吹的是什么风?(从海洋上来的东南风)天气特征如何?(湿热多雨)。 2.发散性讲评 发散性讲评是针对测试中具有较大灵活性的典型试题作进一步的“借题发挥”,引起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拓思考的视野。讲评中要提倡一题多解、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启发学生从中归结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对那些新颖别致具有创造性的妙解,一定要向学生交代它的思维过程,即怎样联想完成了知识的正迁移。事实证明,发散性讲评能加深学生对解题规律的理解,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 例2:根据大气保温作用的理论,解释为什么有云的夜晚比晴朗夜晚温暖些? 类比迁移: ①为什么库区比周围地区日较差小? ②为什么农民霜期时在农田中烧柴草可防霜冻? ③为什么青藏高原的日较差大? ④为什么新疆内陆地区的日较差大? ⑤为什么山地比附近平原的日较差小? ⑥为什么随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温不断变暖? ⑦城市热岛效应是怎样产生的? ⑧为什么月球表面日较差非常大? 3.探索性讲评 由于教师平时忽视探索性训练,因而有些常规试题稍有变化,学生便感到困惑,无从下手。对此,试卷讲评时应突出探索性,要注重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有效的同化顺应,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有限的提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因此,探索性讲评不是简单讲解答案的过程,而是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有关知识,强化理解的过程,也是教给学生探索问题的思考方法的过程。 例3:当北京时间是4月1日4点30分的时候,3月31日的范围在全球的分布还有() A.多一半的地方 B.少一半的地方 C.恰好一半的地方 D.没有任何地方 探索性问题:北京时间为几点,全球今天和昨天所占的面积相等? 4.延伸性讲评 延伸性讲评就是对原试题进行讲评后,再对试题进一步“挖掘”,诸如增加或减少条件,交换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变革命题等,从而对试题进行引申拓广。以此帮助学生透过具体试题的解答,开拓外延,探求一般规律,突破原有的狭小范围,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认识问题的本质。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问题本质的认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4:某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他的( )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 延伸: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他的( )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 四、指导学生自己对考试和试卷进行分析 (1)考试分析:个人状况、试卷把握,存在问题原因。 (2)评卷分析:对试卷中各个试题应答情况进行分析。 ①结合双向细目表,从知识点计算各章节(单元),考察要求、题型等分计,如: 章节(单元) | 内容 | 错误量 | 百分比 | 顺序 | 一 | a | 8 | 26% | 3 | 二 | b | 7 | 30% | 1 | 三 | c | 5 | 17% | 2 | …… | …… | …… | …… | …… | 从该表发现,考生知识结构存在问题依次是a内容、b内容、c内容…… 统计 项目 | 错误量 | 百分比 | 顺序 | 识 记 | | | | 理 解 | | | | 简单应用 | | | | 综合应用 | | | | 创 见 | | | | ②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如审题×分,计算×分,记忆×分,理解×分,基础知识×分,实验知识×分,然后排序。 ③对个人状况,如考试技巧、临场焦虑,身体不适等进行分析,可参照下表: 题 目 | 各题得分 | 失 分 原 因 | 最佳答案 | 教学建议 | 审题 | 知识不牢 | 智力题差 | 没复习 | 方法不当 | 身体不适 | 有事 | 其他 | 一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要仅从客观上找原因,如试题难、偏、运气不好,或别人作弊等,分析要立足于自身,只有如此才能逐步提高改进。 五、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 将错题和解答集中起来,作为今后复习重点,对与错题有关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全面强化和巩固相关知识,最好再根据“掌握学习原理”做此类同质练习,以进行补偿训练(教师应准备习题);避免将遗留问题带到以后的学习中去(二次过关)。 六、指导学生如何看待成绩问题 在学生对自己成绩进行归因分析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做优生、差生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