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地区的范围 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面积7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域单元。 2.区域特征和区域内部差异 区域气候特征 | 区域内部差异 | 限制条件 | | ≥10℃ 积温 | 种植作物 | 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年降水量300~2023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 北部 | 2023℃ | 春小麦、大豆等 | 热量 | 中部 | 2023~2023℃ |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甜菜、亚麻等 | 南部 | 2023℃ |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 地形特征:略呈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盆地轮廓。中部是海拔150m左右的广阔的东北平原,外围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向外为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呈马蹄形排列。3.东北地区工农业的关系 4.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优势 优势 | 特征 | 开发整治的方向 | 耕地面积广大 |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耕地的1/5,人均耕地量全国最多。耕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还有一些分布于山前台地和山间盆地和谷地 |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加速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 土壤肥沃 | 本区土壤主要为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松嫩平原中西部),生产力较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 地势平坦,且地面坡度极小 | 5.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优势 分布 | 优势 | 特征 |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 全国最大的林区 | 宜林面积广,森林面积约202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42%,人均林地面积为全国人均森林面积的8倍,本区森林覆盖率也为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的两倍多。 |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 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木材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3还要多 | 宜林地区广 | 本区尚有大量宜于发展林业的荒山、荒地和沼泽地 | 森林树种丰富 | 森林树种在300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主要为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和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 【典型例题】1.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热量 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最大的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解析: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种植,受其热量条件的限制,小麦种植为春小麦。 答案:B 2.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基本概况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_。 (4)对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有(答出三方面):① ;② ;③。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答出三方面):④;⑤;⑥。 (5)对东北林业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答出三方面)①;②;③。 解析:本题从东北地区区域图入手,考查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自然特点的掌握。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可以从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及政策、人口数量、垦殖历史、机械化水平、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 答案:(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2)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3)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4)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人均土地(耕地)面积大,居全国前列,粮食生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较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 (5)地处湿润气候区西、北、东三面被山脉环绕,山地适宜森林生长和保存气候温凉,使林木少受病虫害的损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