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的判读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内容,几乎每年都有考查,我在复习此知识点时,采用总结规律、变换提干、一题串所有关于季节判读的内容,达到一题就可判读“冬夏”。这样做提高复习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让学生明确地理事物的时间性表现主要有:(1)地球运动与时间(昼夜更替周期、地方时与区时、日期变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四季的划分等);(2)大气与时间(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季节性气压活动中心与季风、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梅雨、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时间、各气候类型区的季相变化等);(3)水体与时间(河流的补给形式与汛期、海水盐度的时间变化、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4)生物与时间(农作物播种、生长与收割时间);(5)与地理有关的纪念日(如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7月11日“人口日”、9月16日“全球保护臭氧层日”、9月27日“世界旅游日”等)。 然后,围绕上述内容设计下面复习问题。我以光照图为切入点,设计一道例题,如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反映的是几月几日的日照情况?北半球是什么节气? 2.当为图甲时,北印度洋洋流呈什么时针流动? 3.当为图甲时,印度半岛吹什么风? 4.当为图甲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5.当为图甲时,地球位于近日点还是远日点? 6.当为图甲时,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吹什么风? 7.当为图甲时,长江口的盐度是增大还是降低了? 8.当为图甲时,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9.当为图甲时,北极圈内会出现什么现象? 10.当为图甲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叫什么? 11.当为图甲时,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什么方向突出? 12.当为图甲时,北半球的日出从什么方向?日落从什么方向? 13.当为图甲时,一艘轮船从亚丁到科伦坡是顺风顺水还是逆风逆水? 14.当为图甲时,此时我国冬小麦是否收割? 15.当为图甲时,我国大部分河流将进入丰水期还是枯水期?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其规律,列表如下: 判 断 依 据 | 举 例 | 根据各类光照图(光照情况看极圈) | 此时,北半球为( )季节 | 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 此图是( )半球的等温线图,此时是( )季节。 | 根据气压中心分布 | 此时为( )季节。 | 根据洋流流向(季风洋流) | 上图A为( )季节,图B为( )季节。 | 根据船的航行(风海流) | 自波斯湾到日本的油轮如果先逆流后顺流,那么此时北半球是( )季节。 | 根据河流流量大小 | 如果地中海地区的河流进入丰水期,那么北半球是( )季节。 | 根据海水盐度变化 | 如果Q点向大陆靠近,此时为北半球的( )季节。 | 根据地球公转 | 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北半球为( )季节。 | 根据日出日落方向 | 北半球的日出从东北,日落在西北,此时北半球为( )季节。 | 根据地中海气候 | 当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时,北半球为( )季节。 | 根据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 | 当东亚刮偏北风时,北半球为( )季节,当南亚吹东北季风时,北半球是( )季节。 | 最后,我叫学生从上表中任选一项做为题干,提出问题。例如:从上表中选取根据盐度判断季节,那么其他项目就可以当选项了。这样,每一项都可以互为题干,就可以编出不同的试题,大大的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