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优学地理网为大家准备了高中地理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与选择!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读知图所示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 0°,30°E B. 0°, 60°E C. 30°N,30°W D. 0°,120°E 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为() A. 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 0°,180° C. 0°,150°E D. 150°W,180° 3、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冲击而产生的电磁波 B. 横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进行传播 C. 纵波通过莫霍界面时波速会突然下降 D. 横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会完全消失 4、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什么时间,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 A. 8时 B. 12时____ C. 20时____ D. 24时 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你认为这种对雷达的干扰,其原因可能是() A. 德军使用一种秘密武器 B. 雷达本身出现故障 C. 太阳活动的影响 D. 外界杂波的干扰 6、我国北方住宅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长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7、下列概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____②地面吸收____③大气削弱____④大气逆辐射____⑤地面辐射 A.①②③④⑤____ B.①③⑤④② C.①③②⑤④____ D.①④③②⑤ 读右图,回答8-10题。 8、图中字母D代表的气压带、风带为(________)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中纬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东北信风带 9、某地常年受D的控制,气候温和多雨,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0、每年的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方向是() A.都向南移 B.北半球的向南移,南半球的向北移 C.都向北移 D.南半球的向南移,北半球的向北移 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12、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____ D.乙→甲→丙→丁→乙 读右图,回答13-15题。 1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模式,则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____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____D.②①④③ 14、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为热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B. a为东南风 C.②处为动力作用形成的赤道低气压带 D. a为西南风 15、若该图表示城市与郊区的城市风模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为城市,②处为郊区 B.②处为城市,①处为郊区 C.要布置一化工厂,应布置在②的左侧 D.城市风的实质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造成的热力环流 读右图,完成16-18题。 16、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循环,则()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乙处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③代表径流输送 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17、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A.该图表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②代表秘鲁寒流 C.丙处有大渔场 D.④代表千岛寒流 18、若此图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图,则() A.加尔各答吹东北风 B.好望角进人多雨季节 C.我国正值冬季 D.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 19、下列天气现象与锋面活动有关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B. 7,8月长江中下游的伏早 C.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 D.我国南方夏季午后的雷阵雨天气 西北地区的城市为了美化环境,引进了欧洲冷季型草坪。据此回答20-22题。 20、西北引进的冷季型草坪常受病虫害和当地野草的侵扰,说明() A.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B.冷季型草坪急需大量水,以提高抗病能力 C.冷季型草坪所受灾害是暂时的 D.冷季型草坪适合在西北生长 21、冷季型草坪在我国西北和欧洲西部的生长状况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 A.植被不同 B.土壤不同 C.气候不同 D.地形不同 22、关于西北城市绿化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引进耐早植物____ B.大规模引进任何地区的植物 C.解决水源灌溉问题 D.提高用水效率 读“地质构造示意图”,答23-24题。 23、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24、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①水平挤压 ②水平拉伸 ③地壳上升 ④地壳下降 ⑤外力侵蚀 ⑥外力沉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⑤ 25、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侵人地壳冷凝形成岩浆岩,喷出地表冷凝形成沉积岩 B.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C.变质岩不可能演变成为沉积岩 D.沉积岩中往往保存着各种类型的化石 26、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运动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B.垂直运动可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C.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垂直运动起主导作用 D.红海是地壳的水平运动造成的 27、有关褶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高处为背斜,地势低处为向斜 B.岩层向上弯曲的褶曲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褶曲为向斜 C.背斜是岩层受张力影响而形成的,向斜是岩层受挤压力影响而形成的 D.地貌上,背斜一定是山,向斜一定是谷 28、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C.岩块相对位移 D.岩石受力过大 29、以下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积扇一般发育于山前 B.河漫滩平原一般发育于河流人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的中游 D.河漫滩一般形成于河流的凹岸 30、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看,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早、降水少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流水侵蚀作用显著,风力侵蚀作用微弱 D.植物稀少,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3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②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2、有关山区聚落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聚落密度较小 B.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钟喀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C.山区聚落分布呈条带状,都沿着河流两岸发展 D.山区的聚落也有可能发展成城市 二、综合题(52分) 33、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此时,地球公转至 (近、远)日点附近。(3分) (2)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2分) 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3)写出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并描述该时刻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3分)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至少写出2点) (3分) 34、右图所示是某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纵横直线表示经纬线,曲线表示海水等温线(单位:℃),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1分) (1)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暖流还是寒流?________(1分) (2)图中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间隔为5°,经过B点的纬线的度数为20°,当“北京时间”为2023年9月7日8时,A点标准时是9月6日19时,判断A点的纬度为___度;经度为____度。(4分) (3)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该洋流的名称是 ___。(2分) (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给该地区带来的危害是____ 。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地貌看,A为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 。(3分) (2)从地质构造看,B处属于 构造,由此发育构成的地貌C称为____山地。(2分) (3)图中包括 种水循环类型,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2分) (4)右图为①②两地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水量变化曲线,请说明湖泊对该河流径流的影响。(3分) 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1反映的气候特征是 ,该气候类型位于图3中的___处,该气候类型降水成因是___。(5分) (2)图2反映的气候类型特征是 ,属于 气候,该气候类型应位于图3中的___处,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6分) (3)图3中的 处与C处气候类型相同,该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____(3分) (4) D处和B处同在回归线附近,为什么气候类型不同?(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A | D | A | C | C | C | C | B | C | C | C | D | C | B | B | C | 题号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答案 | C | B | C | A | C | B | B | A | D | D | B | B | A | A | D | C |
二、综合题(共52分) 33、(11分) 1、23°26′S(1分) 66°34′N-90°N(1分) 近(1分) 2、D(2分) 3、0°与180°(1分) 经度范围为90°W向东至180°(2分) 4、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各地昼夜平分 无四季变化(3分) 34、(11分) (1)寒流(1分) (2)25°S 75°w(各2分) (3)秘鲁寒流(2分) (4)严重水灾,鱼群因水温升高(原来是寒流经过)而离开秘鲁沿海,甚至死亡。 农业减产(4分) 35、(12分) (1)冲积扇(1分)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降低,大量碎石和泥沙堆积而成(3分) (2)断层 断块(各1分) (3)三(1分) 大面积破坏植被和排干湖沼,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2分) (4)湖泊对河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是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最高水位出现时间推迟(3分) 36、(18分) (1)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2分) E(1分)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2分) (2)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2分) 地中海(1分) A(1分)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2分) (3)D(1分) 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全年高温多雨(2分) (4) B和D两地虽然都处在回归线上,但D处由于受山地地形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在山地的东部形成大量的降水,因此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而B处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影响,同时受寒流影响,在西海岸向北延伸(4分) 更多地理试卷分享,尽在优学地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