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战术”下是不是已经头晕目眩了?习题能帮你找到学习的漏洞,但没有抓住经典例题的精髓,再多题目也是事倍功半的。下面不妨跟优学地理网小编一起来做做质量检测卷,还有解析与你分享哦~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气候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资源的地区分布,只存在数量和结构的差异,整体上是普遍存在的 B.气候资源同其他自然资源的特点是完全不相同的 C.气候资源在时间上存在周期性变化,不存在非周期性变化 D.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 【解析】 解答本题的前提是对气候资源的特点要了如指掌,另外要注意任何结论都具有相对性,凡是比较绝对的提法,必须加以认真分析。选项B和C就错在结论太绝对化了,事实上气候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既有共同特点,也有不同特点。气候资源不仅有周期性变化,也有非周期性变化。选项D也是犯了类似的错误,气候资源在总量上可以说是无限的,但对于某一地域范围,某一段时间内则是有限的。选项A讲得比较科学,留有余地。 【答案】 A 2.天津市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主导风向偏北,春、秋季多西南风,化工厂应建在( ) A.市区北部 B.市区东南部 C.城市西南部 D.东北部的远郊区 【解析】 化工厂对城区大气有污染,为减小污染程度,化工厂应建在城市最小风频风的上风向,由题意知天津市最小风频是东北风,即化工厂应建在东北部的远郊区。 【答案】 D 3.下列哪些是气候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点( ) A.它是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B.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C.开发利用既需要技术条件,又需要资金投入 D.其分布上具有普遍性 【解析】 气候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点是:①普遍存在性,②数值特征,③有较大的变率。 【答案】 D 4.为使居民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应该( ) A.街道可采取东西方向 B.房屋可朝向北方或南方 C.街道可采取南北方向 D.街道可采取西北—东南走向 【解析】 此题是考查日照与街道方位的内容。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使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答案】 D 5.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热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解析】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的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 【答案】 A 6.光热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香蕉主要生长在( ) A.暖温带 B.中温带 C.寒温带 D.热带 【解析】 香蕉性喜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适宜生长于热带、亚热带。 【答案】 D 7.下列地区,适于作物一年三熟的是( ) A.海南岛 B.江汉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解析】 一个地区的作物熟制,首先取决于该地区热量累积值,然后还要看水分供应。作物一年三熟的地区应是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 【答案】 A 8.下列不属于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是( ) A.海南岛一年三熟 B.塑料大棚 C.红土丘陵层层梯田 D.间作、套种 【解析】 农业气候资源主要包括光、热、降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间作、套种、塑料大棚和海南岛的三季稻都是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 【答案】 C 9.在北半球终年受中纬西风影响的地区,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应布局在( ) A.居民区的西北方 B.居民区的东北方 C.居民区的东南方 D.居民区的南方 【解析】 风向决定污染物的输送方向,为了减少工厂排出的烟尘、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 【答案】 B 10.从环境因素考虑,下面四幅图中,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 【解析】 从环境因素考虑,生活区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工业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生活区与工业区之间布局隔离区,以防止或减少工业区的污染物扩散到生活区。故图D的布局模式最合理。 【答案】 D 11.京沪、京九、京广等铁路路基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段高出地面,这样的设计主要考虑该地区( ) A.光照条件 B.暴雨强度 C.主导风向 D.地表起伏 【解析】 交通运输需要穿越不同的气候区,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自然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 B 二、双项选择题 12.农业生产合理而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措施有( ) A.不同作物的间作、套种 B.提前播种 C.大量施肥和灌溉 D.采用塑料大棚、温室 【解析】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人们广泛采用间作、套种、塑料大棚、温室等农业生产措施,以及生态农业、立体农业都是合理而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以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答案】 AD 13.有关气候资源与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路、铁路的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冻土和积雪的深度等 B.飞机场宜选在离市区较近的地方 C.飞机场宜选在地势低洼的地方 D.飞机场宜选在低云、雾,暴雨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 【解析】 在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考虑到防灾,能避开的尽量避开,不能避开的需设防。飞机场宜选在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地势低洼处易出现雾,城市工业区附近易出现烟幕。 【答案】 AD 14.下列有关气候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B.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农业类型、种植制度 C.气候是一地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故气候资源变率不大 D.街道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时,其两侧建筑物日照条件最好 【解析】 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光热、降水都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变化,故有较大的变率,C错。街道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时,日照条件最好,D错。 【答案】 AB 15.有关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叙述是( ) A.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当前,需要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只有少数生产部门 C.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因地制宜 D.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必考虑防灾 【解析】 当前利用气候资源部门极其广泛,例如:农业、交通、旅游等,但由于气候资源的时空差异较大,开发利用要因时因地制宜,并且要注意防灾。 【答案】 AC 三、综合题 16.读某小区规划设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光照条件分析,A、B、C三条街道规划合理的是___,理由是___ 。 (2)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区最好应布局在小区的___地区,理由是___。 (3)居住区应布局在小区的___地区。 (4)若小区处在最小风频为东北向,工业区应布局在小区的___地区。 【解析】 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街道方位有关。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的中间方位,即使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角,风对大气污染物既有稀释作用,又有输送扩散作用。风向决定了污染物的输送方向,在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对吹的风向,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下风向。 【答案】 (1)AC 只有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角时,街道两侧所有建筑都有较好的光照 (2)东南 使工业区位于下风向,减少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对小区污染 (3)西北 (4)东北 17.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 (1)该城市的工厂区位合理,充分考虑到当地风向,请分析该地气候类型为____。 (2)该城市规划中,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吗?为什么? 【解析】 有严重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下风向。由图可知,风向为东北向、西南向或东北西南向(随季节变化)。我国为季风气候,某地为热带季风气候。该城市规划中,街道是东西—南北向,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日照条件差。 【答案】 (1)热带季风气候 (2)有 街道方向为东西—南北向,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日照条件差,在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时,街道两侧的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 更多地理同步试题,请继续关注优学地理网【地理学习】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