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因放开对东欧国家劳工移民的限制,德国人口2023年出现9年来首次上升。 目前德国 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2.7%。读图5“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回答1~2题。 1.德国的人口增长现状符合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针对德国人口变化的现状,今后应该( ) ①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②提高科学技术,降低人口死亡率 ③鼓励生育,缓解老龄化趋势 ④积极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分别体现最灵活、最高效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公路 B.水运、铁路C.公路、航空D.航空、管道 某业务员通过互联网采购了山东烟台的5吨优质苹果,运到浙江杭州销售。据此回答4~5题。 4.该业务员活动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共有() A.通信、商业贸易 B.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C.通信、交通运输 D.通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5.该业务员开展的商业活动,包含的主要环节是() A.生产、收购、批发、零售 B.收购、调运、批发、零售 C.生产、收购、调运、销售 D.收购、调运、储存、销售 读株洲市略图,回答6~7题。 6.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 A.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铁路延伸 B.城市的空间形态沿垂直于铁路延伸的方向延伸 C.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河流延伸 7.株洲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 B.交通方式和线路发生了变化 C.国家城市发展的政策发生改变 D.当地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读图7“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9.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下图是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回答10~11题: 10.下列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产业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11.以下地区与甲、乙、丙、丁四图的匹配正确的是 A.甲—宁夏的毛纺织 B.乙—印刷厂 C.丙—北京中关村的“硅谷” D.丁—精密仪表厂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和最大蔗糖基地。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③气候高温多雨 ④具有肥沃的红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 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①公路与铁路的兴建②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③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④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①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②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③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④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城市的这个区域最可能是( ) A.居民住宅区 B.钢铁工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公园游览区 17.该区域地铁客运量的日变化直接反映了( ) A.住宅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用地减少 C.工业区与住宅区分离 D.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对比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回答18~20题。 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劳动力投入 甲83%17%22%多 乙45%55%90%少 丙11%89%87%少 18.甲地区最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种植园农业D.水稻种植业 19.与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洞庭湖平原 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C.西欧平原D.巴西亚马孙平原 20.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B.改善交通条件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土地 二、综合分析题(40分) 2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 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甲水稻油菜、棉花等 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6分) (3)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2023年3月,我国宣布启动大飞机工程,布点于西安和上海两座城市。2023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在上海挂牌成立,开启我国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第一步。航空业内人士称,从现有力量分布看,西安有望承担50%以上大型客机研制的工作量,大约60%以上大型运输机研制的工作量。截至目前,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入区企业已有101家,其中外资企业11家,有35家开始购地建厂。 (1)大飞机制造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劳动力、技术、资金、市场)(2分) (2)入区企业是________的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序上、零部件) (2分) (3)工业集聚可以产生什么效益?(8分)。 (4)该类工业形成的工业地域容易形成工业城市,其原因是什么?(8分) 临川一中2023~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20232023910 答案ADCDDABBCB 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 答案ACCACCDDBC 二、综合分析题(40分) 21.(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纬度较高,气候温凉,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的生长。(8分)(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6分)(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6分) 22. (1)技术(2分)(2)工序上(2分)(3)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8分)(4)生产过程复杂,内部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发育程度高。(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