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求: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掌握影响气候形成的各个因子对气候影响的主要表现 智能训练: 举例说明影响气候的各因子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点:各因子对气候影响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教 具:投影片 课 型:新授课 教 法:举例分析、归纳总结 课 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气候与天气 气候:是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是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 是影响大气平均状态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 天气与气候的主要区别在于表示时间尺度上的不同 大气的平均状态一般用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值来表现,不同地区气温、降水的状况不同,气候的特点也就不同,那么,对此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对气候有哪些影响? 二、影响气候形成因子 1、太阳辐射――最基本的因素 (1)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的差异――热量带的划分 (2)同一纬度地区太阳辐射的变化――热量的季节变化 ――温度变化特点的差异 2、下垫面 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其差异会造成大气性质的差异,从而造成气候的不同。 (1)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候类别 | 气温 日较差 | 气温 年较差 | 最高 气温月 | 最低 气温月 | 大陆性 | 大 | 大 | 7月 | 1月 | 海洋性 | 小 | 小 | 8月 | 2月 |
(2)地形 海拔高度:山地气候与平原气候的差异 地形起伏: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气候的差异(地形雨与焚风效应) 关于“表2.4 请解释表中特征的形成原因” 这幅图要说明的正是“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这幅图要说明的正是“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 原因:地形对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影响 ①凸出地形,如山顶,空气与地面空气接触面积小,地气之间热量交换减少,受到地面日间增温、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另,山顶风速大,空气湍流交换较强,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小。 ②平原,受地面日间增温、夜间冷却的影响大。温差较附近的山地大。 ③谷地则是因气流不畅通,气温受自由大气影响小,白天因受热急剧增温,夜间因四周山坡散热快,冷空气下沉盘踞谷地,气温明显下降。 因此,谷地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于四周高地。 (3)陆地性质――反射率不同 如“雪后寒”(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强、雪融化要吸热) (4)洋流 如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差异与洋流的关系 3、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 (1)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间接影响气候) (2)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直接影响气候) ――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特征 4、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着眼点在于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影响和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同时也通过改变大气的性质组成,影响气候。 (1)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 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及O3减少带来的对气候的影响,如温室效应。 人造尘埃增多――阳伞效应 (2)向大气释放热量 城市建设――热岛效应 (3)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等 植树造林――绿洲效应、修大型水库――湖泊效应 5、总结、分析:各因子之间的关系 [读图分析] 想查看更多地理教案,请继续关注优学地理网,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