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考场、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每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围绕太阳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回答1---3小题: 1、在太阳系中,下列行星为地球的“左邻”或“右舍”是:( ) A.木星 B. 水星 C.土星 D. 火星 2、下图中,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是( ) 3.文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 ) A.一个 B .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4.近年来,我国x藏地区积极加大太阳能产品的使用,并相继实施了“阳光计划”“科技之光”“阿里光电计划”等太阳能推广应用和研究示范项目。那么, x藏地区成为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 ②天气晴朗干燥,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④地势高,离太阳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 某人使用手机与朋友通话的过程中,信号突然中断,最有可能是受到下列何种干扰( ) A.地球磁场的干扰 B.耀斑活动的干扰 C.X射线的干扰 D.紫外线的干扰 2023年3月23日,太阳又一次打“喷嚏”。太阳表面一个巨大的黑子群爆发,一般有太阳表面释放出来的气体和带电粒子流所引起的太阳“强风”,以每小时超过320万千米的速度直扑地球。据此完成6~8题。 6. 下列城市受此次太阳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满洲里 B.连云港 C.广州 D.新加坡 7. 太阳风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A.对部分地区的短波通讯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的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8. 有关“太阳打喷嚏”现象的解释,较完整的是( ) A.是从日冕层表面抛射出的大量气体 B.是从光球层表面喷射出的带电粒 子流 C.是从色球层表面喷射出的电磁波 D.是黑子和耀斑爆发时,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 读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经纬网示 意图。回答9-10题: 9.M点的对跖点(过地心的对称点)坐标是( ) A. 80°W, 60°S B. 80°E,60°N C. 100°E,60°S D. 100°W,60°N 10.若飞机从M点出发,由最短的航程到达N点,则其飞行的方向是( ) A. 一直向东 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 一直向西 D. 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判断11—12题: 11.图中①—⑧点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12.图中③点位于⑥点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寒假期间,家住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小明坐飞机到北京看望外婆。回答第13题。 13.小明于当地时间2月1日下午2:30起飞,飞机途中飞行10小时40分钟后准点到达。小明外婆到首都国际机场接小明的时间应该是( ) A.2 月1日下午6:30 B.2月2日6:30 C.2月2日下午5:10 D.2月2日5:10 14.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 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完成第15~17题。 15. 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0°~23.5°N D.0°~23.5°S 16. 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17. 在C→D→E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 ) A.一直向北 B.一直向南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 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第18~19题。 18. 当大家在享受国庆假期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哪个点附近?( ) A.a B.b C.c D.d 19. 从劳动节到国庆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 A.持续变快 B.逐渐变慢 C.先变慢再变快 D.先变快再变慢 读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大庆中学30周年校庆日(9月5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区域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 A.直射点位于①-②之间,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②-③之间,并向南移动 C.直射点位于③-④之间,并向南移动 D.直射点位于④-⑤之间,并向南移动 21.当太阳直射点由①向②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校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变小 B.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C.北京白昼时间由长变短 D.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 下图为“12月22日五个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昼), 据图完成 22~23题。 22. 五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 按纬度由北向南五地的顺序依次是( ) A.②③⑤④① B.⑤③②④① C.①④②③⑤ D.⑤①④②③ 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24-25题: 24、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北极圈出现极昼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25、当阳光如②所示射人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则该地的经度是() A.150E B.135E C.105E D.90E 2023年1月7日,山东威海乳山市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震中震感强烈。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26~28题。 26. 地震发生时( ) A.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B.横波传播速度快 C.居民先感觉地板水平晃,后感觉到上下颠 D.居民只感到上下颠 27.下面关于地震产生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迅速降低 B.横波到达古登堡面后速度迅速降低 C.纵波和横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 D.纵波和横波在地幔内部的传播速度是均一的 28.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矿产资源,据下图A处地震波速度变化信息看,在A处最有可能储藏的矿产为( ) A.铁矿 B.有色金属 C.石油 D.煤 读“地球四大外部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 图中所示的圈层A. B.C分别为(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30. 对A圈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是有机圈层 ②是厚度最小的圈层 ③是质量最大的圈层 ④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⑤存在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地幔之间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12分)下图为“太阳系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字编码代表的行星: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填代号 )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②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 (3)图中与金星距离最近的行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若人类真的能从其他的星球上探索到地外、读下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该图是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示意图。 (2)P点在N点的___________方向。 (3)弧MPN为___________线,其中弧MP为__________线。 (4)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月_____日_____时。 (5)A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时,其日出时间为 点 。 33.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 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时。 (3) 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 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_____(加快或变慢)。 34.(10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 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是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 (3)地震波在向下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1-5.DDBBB 6-10. ADDCB 11-15. DACAD 16-20. BCBCB 21-25. DBCDA 26-30. ACCDD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2分) (1).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①②⑤ (2).略。(在图中②行星所在轨道上画逆时针运动的箭头) (3).A (4).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 稳定的光照。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液态水。 32.(10分) (1)南极 (2)东南 (3)晨昏线,晨线 (4)冬至日 202317 (5)6 9 33.(8分) (1)23°26′N, 66°34′S及以南地区 (2)6月22日4时 (3)150°E,30°W (4)变慢 34.(10分) (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2).莫霍面 G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更多地理试卷分享,尽在地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