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了解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后果及地区差异。 2. 简述我国在草场治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重点难点】 1. 草地特点、种类和分布。 2. 草场资源价值和保护草地的措施和方法。 3. 草场退化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课前预习】 一、草地退化 1.原因:由于①________压力,人们对②____________需求增加,致使许多牧场③________过牧,草场退化。 2.表现:草群变得④________低矮,产草量减少,⑤__________变劣。 3.后果:⑥________沙化、盐渍化,物种⑦________,气候恶化。 4.地区差异 (1)欧洲情况⑧________。 (2)北美:目前状况逐渐⑨________。 (3)澳大利亚:近年来情况已⑩______________。 (4)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牧场面临着草场退化和________的问题。 二、保护草地 1.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本质是____________问题。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________结构、加速经济________才能有效解决。 2.我国在牧场保护方 面的采取的措施 (1)实行禁牧、________制度;(2)改变游牧为________;(3)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___ _________基地;(4)建设“ ________”等。 【学习过程】 一、草地退化 1.载畜量 载畜量是指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2.草地退化的原因及表现 3.草地退化的地区差异 地区草地退化情况 欧洲情况较好。降水均匀,细致管理,载畜量多,自给有余 北美逐渐好转。经历过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 澳大利亚有所改善。曾经过度放牧 非洲、南美洲及亚洲大部分问题严重,面临着草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超载放牧所致 中国严重。超载放牧及鼠害和虫害导致牧场退化、沙化 【典例1】自然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过度放牧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草场的产草量可以供应40头奶牛正常产奶,如增加一头奶牛,每头奶牛的产 奶量会减少30升。3个牧民家庭2023年与2023年的收入如下表所示: 牧民家庭饲养奶牛(头)单位产量(升/头)产奶量(升) 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 甲 20232023202320232023 乙202320232023202320230 丙202320232023202320230 合计 2023202320232023202370 材料2:绝大部分牧民家庭 的经济活动较单一,养牛收入是其唯一的经济来源,日常劳作都是围绕养牛产奶活动展开的。市场上牛奶价格下降的时候,牧民为了增加收入只有多养奶牛。 (1)上表中反映出整个草场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增产增收,甲、乙两个牧民家庭向丙牧民家庭学习,想多养奶牛多产奶,长此以往,会产生的恶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避 免产生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该地地方政府应当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有哪些?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奶牛饲养量增大,牛奶的总产量却在减少,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如下图所示: 【答案】(1)奶牛饲养总数增大,牛奶总产量减少 (2)草场退化甚至消失,减少或断绝了牧民的经济来源,牧民转移至另一块草场 (3)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和生态林;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牧民外出务工经商;利用政策引导和资金上的扶持,使牧民转产,如从事养羊业、旅游业或农产品加工业等;加强教育,科技兴农,并增强牧民保护草场的生态意识等。(答出三点即可) 二、草地的保护 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 种普遍现象,也是荒漠化过程的开始阶段,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典例2】下列措施可以提高载畜量的是( ) A.扩大牧场面积 B.改善畜牧品种 C.兴修水利设施 D.实行划区放牧 【解析】 载畜量主要取决于牧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草场面积、牲畜品种等无关,兴修水利可以改善草场牧草的质量,进而提高载畜量。 【答案】C 【基础达标】 1.关于世界各地牧场的 叙述,正确的是() A.北美洲的牧场质量最好 B.各地牧场都面临严重的草场退化和沙化问题 C.欧洲牧场载畜量最高 D.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的草 场载畜量是一个固定值 B.牧场严重退化的地区会引起土地盐渍化 C.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中国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为鼠害和虫害 3.草场退化的本质是() A.环境问题 B.社会经济问题 C.生态问题 D.自然现象 对草地的盲目垦耕、超载放牧等,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回答4~5题。 4.下列地区,草场退化现象日益加重的是() ①西欧 ②北美 ③非洲 ④中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我国保护草地正 确措施的是() A.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B.变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 C.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饲草料 基地 D.不断减少草场的载畜量 6.读“西北地区沿北纬 42°地形及植被剖面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字母与其所属植被连线。 A 森林草原带 B 草原地带 C 半荒漠、荒漠地带 D 荒漠、裸露荒漠地带 (2)图中由西向东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载畜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全国四大牧区畜牧业中,C地 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生产能力最高,原因是什么?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牧场退化表现的是() A.草群变得稀疏 B.草地沙化 C.产草量减少 D.草质变劣 读下表,回答2~4题。 国家美国 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蒙古 每公顷草场 养羊头数1.2023.581.170.960.6 2.我国草场载畜量较低,在草场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 ①我国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 ②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在下降 ③ 草场的载畜量越来越少 ④我国 天然草场面积大,靠天养畜即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内蒙古、x疆 、青海、x藏为我国的四大牧区,它们的草场资源是() ①温带草原 ②热带草原 ③河漫滩草甸 ④高山草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①实 行划区管理,规定 适宜的载畜量 ②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④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世纪30年 代,美 国中西部大草原遭开垦,造成了一次“黑风暴”,刮走了3亿 吨尘土。20世纪50 年代,前苏联 中央大草原被开垦种粮后,发生了一场大风暴,遭风蚀的耕地达几亿公顷。据此回答5~6题。 5.产生两场大风暴恶果的根本原因是() A. 气候干燥 B.风力太大 C.土壤疏松 D.不合理垦殖 6.对上述事件的最佳治理方式应该是() A.人工降雨 B.植树造 林 C.退耕还草 D.扩大耕地 7.下列措施可以提高载畜量的是() A.人工降雨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草 D.扩大耕地 8.下列国家或地区畜牧业发展中最适 宜采用“草库伦”措施的是() A.英国 B.x藏 C.x疆 D.内蒙古自治区 二、综合题 9.自然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过度放牧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分析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1:某草场的产草量可以供应80头奶牛正常产奶,如增加一头奶牛,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会减少40升。3个牧民家庭2023年与2023年的收入如下表所示: 牧民 家庭饲养奶牛/头单位产量/(升/头) 产奶量/升 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 甲20231 20232023 20239 200 乙20231 20232023 20238 400 丙20231 20232023 20231 120 合计20233 2023 20230 20238 720 材料2:绝大部分牧民家庭的经济活动 较单一,养牛收入是其唯一的经济来源,日常劳作都是围绕养牛产奶活动展开的。市场上牛奶价格下降的时候,牧民为了增加收入只有多养奶牛。 (1)上表中反映出整个草场存在的经济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增产增收,甲、乙两个牧民家庭向丙牧民家庭学习,想多养奶牛多产奶,长此以往,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避免产生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该地地方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0.下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试从自然和人为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①人口 ②畜牧产品 ③超载 ④稀疏 ⑤草质 ⑥土地 ⑦灭绝 ⑧较好 ⑨好转 ⑩有所改善 沙化 社会经济 经济 发展 轮牧 舍饲 饲草料 草库伦 [基础达标] 1. C 2. B 3. B 4. C 5. D 6. (1)A—荒漠、裸露荒漠地带 B—半荒漠、荒漠地带 C—草原地带 D—森林草原带 (2)由低到高 由少到多 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增多 (3)地处温带地区,热量条件好 ,东部距海相对较近,降水较充足,牧草生长量大,且质量好;有三河马、三河牛等优良畜种,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拓展提升] 1. B 2. B 3. C 4. C 5. D 6. C 7. C 8. D 9. (1)奶牛饲养量增大,牛奶总产量减少 (2 )草场退化甚至消失,减少或断绝了牧民的经济来源,导致牧民转移 (3)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和生态林;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牧民外出务工经商;利用政策引导和资金上的扶持,使牧民转产 ,如从事养羊业、旅游业或农产品加工业等;加强教育,科技兴农,并增强牧民的环保意识等。 10. 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 土壤水)每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在人类活动中,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使得生态平衡被破坏;鼠害日益严重,以及过度放牧,是破坏植被和最终造成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制止对有益野生动物的滥捕 滥猎,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是防止该区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主要措施。 更多地理相关内容分享,尽在优学地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