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反过来指导感性认识的辩证的观点。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2.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课前预习: 1、交通运输的概念; 2、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教学内容:交通运输网络一旦形成,其对聚落、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基础自主学习:《世纪金榜》p51 导入新课 师 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知道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之一。运输既然能影响到工业的发展,那么一个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势必对该区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板 书: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推进新课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6~P77页,并分析“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图。 课件展示: 肖艳红 第三章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 思考: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有什么关系? 生 几乎所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在南方,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 生 阅读教材P77活动,结合上图,合作讨论完成1~2题。 问题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为了区域之间联系的便利,形成了纵横交错,立体交叉,海、河、陆、空并存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这种经济方便、快捷迅速的交通网络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员和信息的沟通。 问题2: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三大项:①高原多年冻土层;②高寒缺氧;③生态环境脆弱。 师 (承转)交通运输不仅对聚落(点)的形成有决定意义,而且对聚落空间布局(形态)也有深刻的制约作用。 板 书: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师 (1)列举我国南方依水而建的城市及其对应的河流(三个)。 (学生回答)扬州(京杭大运河)、苏州(京杭大运河)、杭州(钱塘江)。 (2)列举我国北方三个主要枢纽城市及其在此交汇的铁路干线。 (学生回答)郑州(京广线、陇海线)、石家庄(京广线、石太线、石德线)、徐州(京沪线、陇海线)。 (3)读教材图3-31“华北民居”和图3-32“江南水乡”,分析比较两处在屋顶坡度、墙壁厚度、房屋朝向三个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 屋顶坡度及原因 墙壁厚度及原因 房屋朝向及原因 华北民居 坡度较小,甚至是平顶。降水较少,利于晒粮 厚度大,土砖墙,有时是窑洞,利于保暖 坐北朝南,避风向阳 江南水乡 坡度较大,降水较多,利于排水 厚度较小,多窗,利于通风,防水防潮 依河流走向和山势走向而定,全年温暖湿润 师 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道路呈棋盘式。南方地区,河网沿河道、公路分布,多呈带状。 (活动)(1)在南方,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 (2)可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开展,调查后写出设计方案在班内交流。 (承转):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商品交换的场所——集市,许多早期城市是在集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镇的兴起,人员和物资交流的需要,促成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又会改变城镇分布格局,加快城市的发展。 板 书: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师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读“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内河港口城市分布”图, 生分析后回答:城市的兴起往往倾向于河流的三种部位:①内河航运的起讫点;②干、支流交汇处;③河流入海口。 师 请在图中分别找出以上三种部位上兴起的典型城市。 生 ①宜宾 ②武汉 ③广州 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部分,找出: 1.沿河发展的城市; 2.依陆路交通系统发展的城市; 3.因相同线路的铁路修建而显著衰弱的水运枢纽城市。 学生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问题1: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的形成和发展皆得益于水运,而黄河入海口却未能形成大城市,其原因如下:①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长期无固定入海口。②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无法建港。③黄河下游已成“地上河”,泥沙含量大,航运价值不高。 问题2:我国城市多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城市分布稠密地区,交通运输布局也密织成网。 问题3:在南方,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 学生阅读教材P79~P80(包括活动内容)。 师 (点拨)关于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是指早于城市而存在的,并给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带来决定性影响的地理事物。主要有矿产资源、河流汇合处,入海口、铁路、旅游、科技、宗教等,同一因素,可以是某一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也可以是另一城市的派生物。如京汉(北京-武汉)铁路是石家庄这座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却是武汉的派生物。 师 (提问)列举因矿产资源的开发、河流汇合处、入海口、铁路的修建、旅游资源的开发、科技、宗教、军事城堡等区位因素而兴起的城市。 生 矿产开发:大庆、阿伯丁(英)、攀枝花、六盘水。 河流汇合处:重庆、武汉。 入海口:上海、广州、鹿特丹、汉堡、新奥尔良、布宜诺斯艾利斯。 交通:株洲、怀化、石家庄。 科技:圣弗朗西斯克“硅谷”、筑波(日)、班加罗尔(印)、杨陵(中)。 宗教:拉萨。 军事城堡:嘉峪关。 师 (提问)从扬州、济宁、聊城等运河城市的兴衰,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生 (回答)交通运输条件始终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课堂精练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不适宜城市发展 B.在山区,城市一般分布在视野开阔、空气流通的半山腰上 C.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 D.高原、山区不会有城市分布 答案:C 2.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A.气候干旱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 C.高纬度寒冷地区 D.中低纬度地带沿海地区 答案:D 3.河流对城市区位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 A.河口位置 B.河流沿岸 C.渡口位置 D.河流发源地 答案:D 研究性学习 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关于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的调查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有何关系?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 (1)将主要的商场、超市、商业街或农贸市场填注在家乡平面图上。简要分析它们的布局与交通线路、居民区分布的关系。 (2)调查主要商店的经营项目、特色商品、商品产地、销售对象等内容,填写下表。 路段 商店名称 特色商品 商品产地 销售对象 (3)对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进行简要评价,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将调查资料汇编成册,写出对商家有指导作用的论点。 更多地理教案分享,尽在优学地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