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话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对于同学们每天学习的新课时,都需要老师提前备好课,做好学设计,下文为大家推荐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计划表格,供大家参考。 一、 教学目标 1.观看海洋资源录像,能踊跃说出我国的海洋资源有哪些。 2.从大屏幕上给出的我国各种海洋资源的数量及在世界的地位的资料,学生能说出我国海洋资源非常丰富。 3.在中国政区图中找出我国主要渔场、盐场和近海油气田盆地,并能在空白图上添出(或用语言描述)舟山渔场、长芦盐场的位置。 4.根据中国近海寒暖流分布图,说出我国舟山渔场形成的条件;根据示意图说出我国水产事业的优越条件。 5.给出目前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危害,学生能说出要保护海洋资源及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 二、 任务分析 1.知识结构 主要渔场分布 海洋水产事业的优越条件 海洋资源 第一大盐场的分布条件 保护 近海油气盆地分布 2.任务分析: 目前,地球上开发的热点由陆上转到海洋中。因此,海洋资源的开发以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本节课讲清渔场、盐场等分布及形成条件,有利于学生对我国广阔的海洋资源及丰富海洋资源的开发的憧憬;另外,有利于培养唯物主义地理观,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任重而道远。 3.起点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世界自然资源,渔场的形成,石油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保护等,学生对海洋资源并不陌生,有利于教学进行。但海洋离学生很远,对不理解的还宜用影片、图片等在课堂展示,以弥补不足。 三、 学策略和媒体的选择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 媒体的选择:录像、幻灯、中国近海图 四、 教学过程: (一)导课: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 组织学生欣赏——美丽的海洋,问题: 1.你看到了什么? 2.想到了什么? (二)告之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信息与验证 老师:给出问题提纲,组织自学教材,完成自学提纲。 学生:自学完成提纲,对知识结构整体把握。 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读图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 (四)综合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问,(提的问题可以是不明白、不理解或认为很重要的知识。)并组织学生解答。 本阶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解决疑难。 (五)检测自评 给出检测提纲,自测,然后小组互评。 (六)拓展思维 问题:畅想未来海洋资源的发展,或用语言、诗词或歌曲等描绘海洋。 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讨论。 意图: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评价 1.从学生欣赏影片中,发现孩子喜欢并能欣赏海洋。 2.从自学中,发现孩子自学参与程度及自学能力,有少部分孩子没有参与,措施:注意引起学生兴趣。 3.从质疑中,发现孩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的孩子问题提得偏。措施:注意引导。 4.从拓展过程中,发现孩子对未来海洋的想象力及把诗词、歌曲等引到课堂中的能力。 但有部分孩子想象海洋能力差,平时多注意这部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计划表格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