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希望你喜欢。 选择题 2023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升空,为我国嫦娥登月工程做准备。据此完成1~2题。 1.西昌、酒泉、太原同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三者相比,西昌最有利的条件是 () A.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B.人口稠密,经济和科技发达 C.气候干燥,晴天多,天气状况稳定 D.交通便利 2.根据西昌的气候特点及卫星发射所需要的条件,推测在西昌发射卫星的最佳季节为() A.7月~8月 B.9月~10月 C.10月~次年5月 D.6月~7月 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天空中飘动的云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星 ⑥流星体 A.①④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4.2023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是() A.有岩石与土壤 B.表面比较平坦 C.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D.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5.“×”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代表河水自里向外流出,判断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6.一艘海轮自洛杉矶向西驶向上海,船上的乘客从第一天见到太阳在上中天到第二天太阳在上中天相隔的时间是( ) A.恰好1恒星日 B.大于1太阳日 C.小于1太阳日 D.恰好1太阳日 7. 5月22日至8月23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大→小→大 B.香港地区白昼变化为:长→短→长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为:大→小→大 D.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8.北半球冬至日,下列城市白昼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广州、北京、哈尔滨、杭州 B.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 C.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 D.哈尔滨、广州、北京、杭州 9.下图为“昼长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四条曲线所代表地区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列是( ) A.abcd B.cadb C. dabc D. bcad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回答10—14题。 10、M点所在半球是(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1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 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 则其最终位置( ) A.回到M点 B.在M点的正东方 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 12、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 ) A.2023 km B.2023 km C.2023 km D.2023 km 13、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 14、若N地的地方时为7:20,则M地的区时是( ) A.4:40 B.10:00 C.5:00 D.9:40 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16.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下图为某日我国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数据图表,据此回答17~18题。 17.比较图甲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昼长时间最长和最短的两个城市是 () A.上海和哈尔滨 B.成都和西安 C.西安和北京 D.拉萨和哈尔滨 18.此日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是在图乙中的 () A.③ B.② C.① D.④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19—20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9时30分 5时25分 13时05分 11时50分 19.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丁地 D. 丙地 20.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 乙甲丁丙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 甲乙丙丁 21、读右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120°W,15°S B.120°E,15°S C.120°W,23.5°S D.120°E,15°N 22.此刻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为15° C.15°S纬线的昼长都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京时间是4时,再过4时全球将处于同一日期 23.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A、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争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 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 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 新的“圈地运动”。读下表,完成2~3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0 5.52 1.0年 23时56分 有 火星 0.11 0.150 3.96 1.9年 24时37分 有 24.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25.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高一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