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地理上册9月月考练习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 单选题:(共60分,每题2分) 1.下列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岛状的是() A.农业和工业 B.城市和工业 C.城市群和工业群 D.铁路线和公路线 2.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甚至超过第二产业的区域可能是下列的() A.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B.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C.工业区域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4.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分别是() A.a、b B.b、a C.b、c D.c、a 6.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读图回答7~8题。 7.从图上可反映出() ①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②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③网络系统不断完善④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强,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在区域发展成熟阶段() ①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外围空间②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③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④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假如图示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阶段1时期,其自然特征不正确的是() A.沼泽广布 B.地势平坦C.水热充足 D.土质疏松 10.关于该地区1阶段到3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②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④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影响该地区3阶段到4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区域发展的阶段与主要工业部门搭配正确的是() A.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 C.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 D.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13~15题。 13.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14.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15.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 “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2023年10月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同时倡议西部开发加强国际合作。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省份中属于西部大开发省份,但不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A.新、青 B.川、滇C.内蒙古、桂 D.鲁、陕 17.我国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注意了很多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注意改善生态环境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③借助沿边贸易优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基地 ④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⑤利用草场的资源优势,加强牧区建设,发展好畜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18.关于南方与北方特征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北方煤炭、石油、铁矿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B.限制性因素: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 C.工业结构: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 D.农业生产:北方自然条件差,无商品粮基地,南方水热条件好,水稻种植广泛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为我国正在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三项工程,回答19~21题。 19.“西电东送”分北、中、南三大通道,中通道以三峡水电为核心,三峡工程完工后,采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作方式,最佳的蓄水时间是() A.5~6月 B.6~7月C.7~8月 D.9~10月 20.“西气东输”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用上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好处是()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消除污染D.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21.“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线路,最先启动的是东线,其原因是() A.东线水可以自流,减少工程量B.东线水质明显优于中、西线 C.东线有可利用的河道,工程量较小D.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 下图为“我国两省级行政区之间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22~24题。 22.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①提升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我国大规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中,不经过图中甲省的是()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北煤南运 D.南水北调 读下图(图中数值为年降水量),回答25~26题。 25.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6.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27.下列对区域空间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B.它是区域人类活动长期作用的结果 C.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D.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读图,完成28~30题。 28.④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B.31.6:30.5: 37.9C.15.5:24.5:60.0 D.37.6:24.5:37.9 29.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31.下图是“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及东线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40分) (1)请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北差异的主要成因。(8分) (2)南水北调东线需要逐级抽水直至过了________才能自流输水,该处地势高的原因是________。(12分) (3)试比较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各自的优缺点。(12分) (4)缓解华北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措施除南水北调外还有________。(8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上册9月月考练习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