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运用实例,比较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在地图上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4.正确认识国情,激励学生学好知识与本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5.正确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不平等问题,树立中国必须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2.理解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树立全球共同发展的意识,感悟合作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资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师生互动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资料探究法、地图观察法、比较思维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材料创设情境,设置探究问题,吸引学生走进本节课的探索之旅 第6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2023年9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主题为“为2023年后发展议程做好准备”。辩论于10月1日闭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第68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发言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存,中国与国际体系日趋不可分割。我们主张共同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主张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支持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新兴机制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主张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 王毅部长讲话中提到的新型国际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是如何划分的呢?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是什么呢?新兴机制又代表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多媒体展示课题:发展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