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中没有与本节相对应的具体课程内容,但是本章的内容意义重大。课程标准提到的“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与本章内容有所关联。另外,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本节中也有很好地体现。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以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3.知道我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实例、数据和文字资料等的分析,说出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了解我国过去,认清我国的现在,预测我国的未来。 2.通过了解典型事例和资料,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表现,感知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所担负的责任,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以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要在世界中做负责任的大国。 四、教学策略 图片对比法、查阅资料交流法、复习回顾法、材料感悟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热点新闻,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发展成就。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不但提出来了,他还要将这个“中国梦”实现为“世界梦”,你能从最近的哪些热点词汇中看出这个动向? 学生:“一带一路”“亚投行”、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题、东盟“10+1”、也门撤侨……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国在世界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更好地发展,才能将“中国梦”实现为“世界梦”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热点新闻材料的导入,关注中国在国际上的最新动向,将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授新课 环节一 筑梦之基石──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教师: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发展水平的不同,我国属于什么类型的国家呢? 学生: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教师: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我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根据课前要求(搜集图文资料),分小组展示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学生分组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