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能正确解读地理课标的陈述结构、分析课标要求。 2.全面、适切,“三维目标”有机统一,符合学生实际。 3.表述明确、可测,采用行为目标方式。 4.体现层次性、差异性,重点、难点准确。 二、教学内容设计 5.能对比和分析各种版本教材,把握教学的广度和难度。 6.能把握使用教材的特点,教学内容组织有序、有效。 7.重视构建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 8.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等,体现地理特色。 三、教学策略设计 9.能体现基本课堂教学结构所隐含的认知规律。 10.课堂交往方式多样,合作、竞争和个体化活动和谐统一。 11.强调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2.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特征。 13.媒体选择与组合体现实效性和先进性。 四、教学评价设计 14.体现对学习的积极评价,并强调标准参照评价。 15.评价内容全面,分层设计,充分运用地理语言。 16.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相结合。 五、整体设计 17.系统、全面、有序、反馈。 六、设计特色 18.考虑教师个人的风格、当地和学生特点,有独创性。 地理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A、教师表现 一、内容呈现 1.目标呈现明确,并可激起学生学习愿望。 2.内容充分分析和把握,体现知识结构和认知过程,有概括和检查,满足学生需求。 3.充分使用地理(含图表)语言,体现地理特色。 二、组织教学 4.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差异,因材施教。 5.学法指导有效,情境创设合理,组织有序,引导得法。 6.教学民主,尊重、理解、激励学生,师生互动,反馈与调控及时。 7.传统与现代地理媒体、传统与现代地理教学方法匹配、恰当。 B、学生表现 三、学习状态 8.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参与面广,主体地位体现充分。 9.学习方式多样,有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现。 10.思维活跃,能质疑问难,充分展现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四、学习效果 11.达到预期的基础、提高、体验等学习目标,有成功体验。 12.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13.思维活动有深度,情感交流充分。 C、整体效果 14.系统、有序,效果明显。 D、特色创新 15.体现教师个人的风格、当地和学生特点,有独创性。 教学反思写什么? 课后用随笔的方式及时记下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感受,是实现自我反思、监控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 (1)记录反思课堂的成功之举。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 (2)记录反思“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汲取的教训。 (3)记录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思想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4)记录和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5)记再教设计。通过梳理与反思,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 我们地理教师还可以在下一班中,即时再实施、再感悟,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著追求。一有所得所悟,及时记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 更多教学经验,尽在优学地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