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全新的语文教育观,构建全新而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优学地理网特制定湘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经济联系教学计划。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第二课时 资源跨区域调配(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西电东送的具体方案及图示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理解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 (4) 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用多媒体展示资源跨区域调配情况等 (2)通过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的方法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于当代世界经济趋势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扩大学生地理知识领域。 (2) 通过“西电东送”的学习,培养学生关于人类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的信念。 (3)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学中关于社会建设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教学重点 1、资源跨区域调配:西电东送的意义 2、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西电东送的意义 2、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23年11月8日,首批“西电东送”工程——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在贵州奔腾不息的千里乌江开工,标志着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正式开工。那为什么我国会进行西电东送工程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节的内容。 [板书] 一、西电东送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9页图1-24“西电东送示意图”,思考西电东送工程的概况。 [多媒体显示]西电东送是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教师提问] (1)三条线路的起止点及输送的主要电力形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北路从内蒙古西部、陕西、山西及黄河上游将煤电、水电输往京津唐 希望上文提供的湘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经济联系教学计划相关内容能够对大家有帮助,感谢大家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