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一年级地理暑假作业,以练习试题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加油,优学地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23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0°45′N~31°43′N,102°51′E~103°44′E)发生8.0级地震。地震给我国灾区人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下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活动引起 B.地壳运动引起 C.山崩和滑坡引起 D.人类活动诱发而成 2.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约旦地沟的形成 解析 第1题,地震的发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属于内力作用,虽然火山活动也能引起地震,但汶川地震发生时并没有火山喷发。第2题,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携带泥沙沉积而成;澳大利亚大堡礁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答案 1.B 2.D 读下列景观图,完成3~4题。 3.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B.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 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4.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大西洋逐渐加宽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 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解析 该题组关键还是先判断地貌特征,①景观为黄山,山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②景观为风蚀蘑菇,景观中的地貌为风蚀地貌,③景观为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答案 3.D 4.C 人民网北京8月2日综合消息 8月1日傍晚,正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湖南、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族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这是中国第四十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材料分析,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6.下列地貌与丹霞地貌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长江三峡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流水侵蚀地貌有长江三峡、瀑布、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桂林山水等。 答案 5.D 6.B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7~8题。 7.2023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 8.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① B.Ⅱ——③ C.Ⅲ——⑤ D.⑥——I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图中箭头①表示固结成岩,箭头②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③表示岩浆冷却,箭头④表示熔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⑤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⑥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第7题,学生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示“昆仑玉与大理石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D。第8题,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①固结成岩作用完成,故选A。 答案 7.D 8.A 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的结果,但其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做做更具体的分析。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10.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解析 第9题,岩石在冰川作用、冻胀作用、风力作用、曝晒作用下,变成松散的碎屑残留在地表,这个过程属风化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经外力作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作用。第10题,“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答案 9.A 10.B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回答11~13题。 1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解析 第11题,煤是古植物遗体在沉积物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故煤只存在于沉积岩中。第12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砂岩属于沉积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第13题,三类岩石都可以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冷却凝固后只能是岩浆岩。 答案 11.C 12.D 13.C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沉积岩属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5.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4题,沉积岩对应图中的甲;图中的乙为岩浆岩。第15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知,①表示冷凝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沙丘是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对应②。 答案 14.A 15.B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地貌地质综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A代表的地貌形态是____________,在我国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在治理沙漠时植树种草应在F的________(左、右)侧。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D处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________地貌。 解析 图中A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盛行风向的判断要结合流动沙丘形状和图中指向标,F的右侧坡缓,说明为迎风坡,应在此植树种草。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来的。 答案 (1)风蚀蘑菇 西北 风力侵蚀 (2)东北 右 (3)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4)大理岩 喀斯特 1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应识别岩石的三种成因类型,如何在内外力作用下进行运动。 答案 (1)⑥ ⑤⑦⑧ ①④ ②③ (2)岩浆岩 沉积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