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编辑老师为大家总结的高二下学期地理暑假作业,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 择 题 :(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河流中,不是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是 (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2.宁夏平原农业用水主要来自 ( ) A.河水 B.雨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3.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并交错分布 B.山区面积广,地表形态单调 C.地势东高西低,大至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沿海降水丰沛 4.我国受水蚀作用最强烈的高原是 (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5.有关我国有色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 ) A.湖南水口山的锡 B.湖南锡矿山的铅锌 C.江西德兴的铜 D.广西平果的锑 6.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 A.地形复杂 B.海岸线漫长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纬度位置 读某区域图,回答7—9题: 7.M点附近有我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是 ( ) A.江西大余的钨矿 B.云南个旧的锡矿 C.江西德兴的铜矿 D.湖南水口山锑矿 8.图中四地适合晒海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N是著名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产品主要有 ( ) A.稻米、甘蔗 B.蚕丝、天然橡胶 C.油菜 、棉花 D.柑橘、苹果 读某区域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铁路线的名称是 ( ) A.包兰线 B.兰青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11.M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性土壤改良 D.沼泽化 12.N城市是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自然资源是 ( ) A.镍矿 B.石油 C.稀土矿 D.钾盐 读下图回答13~14题: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下图中A、B、C、D四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问题。 13. A、B两城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 )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14.同学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要素 ( ) A.热量 B.降水 C.海拔 D.人类活动 读下图,回答15~18题: 15.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A.地形、水源 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16.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 17.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18.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 )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山地畜牧业——滩羊 读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20.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不同B.海拔高度不同C.水热条件不同D.耕作制度不同 21.流经B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 A.渭河 B.湘江 C.汉江 D.赣江 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 22.阅读材料回答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回族 B、壮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24.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广东 ②广西 ③云南 ④台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2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① B.①② C.①② D.①②③ 二.综 合 题 :(共4小题,总计40分) 26.下图是我国东北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3分) (l)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 。(1分) (2)填出地形区名称:C ;D 。(2分) (3)ABCD四地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 为基础。(1分) (4)A地草原区常可以看见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其原因是 。(1分) (5)写出B地形所含的地理意义(至少四方面)。(8分) ① ;③ ; ③ ;④ 。 27.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等日照时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A城市与B城市日照数相差 约为 (小时),连接AB两城市的 铁路线为 (2分) (2)“四季如春”是对A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4分) (3)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原因是什么?(4分) 28.读图13“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读图回答:(12分) (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 ((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下关于淮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2分) ①是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③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④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⑤淮河以北水果为柑橘,以南为苹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 (2)此次淮河流域连降暴雨,主要原因?(2分) (3)选择:制约该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A.人口增长的压力 B.河流冰期较长,含沙量大 C.交通闭塞,对外开放程度低 D.常规能源不足 (4)图示中铁路线A为线,影响该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3分) (5)图中C为京杭大运河,它将成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组成部分,试对东线调水方案利弊作出简要评价(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