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23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 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20232023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20232023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2023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20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02320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23年11月1日零时的20232023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0232023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202320230户,家庭户人口为2023202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23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0232023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20232023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23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023202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20232023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20232023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2320239人,占8.87%。同2023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0232023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2320231人,占8.49%。同2023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0232023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023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232023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232023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232023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232023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23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23人上升为2023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0236人上升为202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0231人上升为2023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0231人下降为2023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0232023人,同2023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0232023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20232023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2320236人,占50.32%。同2023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2320233人,乡村人口减少20232023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九、人口的流动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0232023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202320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02320232人。同2023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202320237人,增长81.03%。 十、登记误差 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抽查结果显示,人口漏登率为0.12%。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境内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内,境外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数据不包括居住在境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4]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23年底的数据。 [5]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23年底的数据。 [6]台湾地区的人口数为台湾地区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2023年底的户籍登记人口数据。 [7]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8]文盲率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9]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2023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10]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2023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2]有关数据公布如下: 地 区 | 人口数 (人) | 比重[4](%) | 2023年 | 2023年 | 全国合计[3] | 2023202352 | 100 | 100 | 北京市 | 20232023 | 1.09 | 1.46 | 天津市 | 20232023 | 0.79 | 0.97 | 河北省 | 20232023 | 5.33 | 5.36 | 山西省 | 20232023 | 2.60 | 2.67 | 内蒙古自治区 | 20232023 | 1.88 | 1.84 | 辽宁省 | 20232023 | 3.35 | 3.27 | 吉林省 | 20232023 | 2.16 | 2.05 | 黑龙江省 | 20232023 | 2.91 | 2.86 | 上海市 | 20232023 | 1.32 | 1.72 | 江苏省 | 20232023 | 5.88 | 5.87 | 浙江省 | 20232023 | 3.69 | 4.06 | 安徽省 | 20232023 | 4.73 | 4.44 | 福建省 | 20232023 | 2.74 | 2.75 | 江西省 | 20232023 | 3.27 | 3.33 | 山东省 | 20232023 | 7.17 | 7.15 | 河南省 | 20232023 | 7.31 | 7.02 | 湖北省 | 20232023 | 4.76 | 4.27 | 湖南省 | 20232023 | 5.09 | 4.90 | 广东省 | 202320232 | 6.83 | 7.79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232023 | 3.55 | 3.44 | 海南省 | 2023518 | 0.62 | 0.65 | 重庆市 | 20232023 | 2.44 | 2.15 | 四川省 | 20232023 | 6.58 | 6.00 | 贵州省 | 20232023 | 2.78 | 2.59 | 云南省 | 20232023 | 3.39 | 3.43 | 西藏自治区 | 2023166 | 0.21 | 0.22 | 陕西省 | 20232023 | 2.85 | 2.79 | 甘肃省 | 20232023 | 2.02 | 1.91 | 青海省 | 2023722 | 0.41 | 0.42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023350 | 0.44 | 0.47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0232023 | 1.52 | 1.63 | 现役军人 | 2023000 | | | 难以确定常住地 | 2023985 | | |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本表全国合计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数。 [4]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占全国合计常住人口(包括现役军人和难以确定常住地的人口)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