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道到极地的温度变化:由于太阳辐射是随纬度增加而减少的,所以,就整个地球来说,气温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不过这个规律往往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在同一纬度上,温度并不一定相等。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海陆间的温度相差很大。为了说明单纯的纬度对温度的影响,人们就以纬度平均气温来比较,办法是从各月与年等温线图上,求取每隔10纬度圈上等距点的温度,然后加以平均,就可以得到各纬度的纬度平均气温。通常是计算0、10、20、30直到80的纬度平均气温。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纬度以外的影响互相抵消掉了,只剩下纬度的影响。从纬度平均气温看,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就十分明显。例如,全年纬度平均气温(见下表),无论在南北半球,都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的。赤道是26.2℃,到纬度58附近变成负值,到极地都在-20℃以下。不过有趣的是,地球最热的纬度并不是赤道,而是在北半球纬度10的地方,这个纬度被称为热赤道。赤道只有在北半球冬季才是最热的纬度,到7月份,最热的平均气温已经移到北纬20。在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大,纬度平均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更加明显。 | 纬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北半球 | 气温(℃) 年较差(℃) | 26.2 0.8 | 26.7 1.1 | 25.3 6.4 | 20.3 12.7 | 14.0 19.1 | 5.7 25.1 | -1.0 29.8 | -10.0 33.0 | -16.7 35.3 | 南半球 | 气温(℃) 年较差(℃) | 26.2 0.8 | 25.3 2.4 | 23.0 5.4 | 18.4 7.2 | 12.0 6.6 | 5.6 5.4 | -2.0 10.8 | -11.5 21.4 | -19.8 25.0 |
气温的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从热赤道向两极年较差是增加的。西沙(北纬2023)年较差只有6.0℃,漠河(北纬2023)却高达50.0℃。这个特点与冬夏季太阳辐射的差值向极地增加有直接关系。不过南半球各纬度的年较差都比北半球小,这与南半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的情况有很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