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学习进步,就要不停地对所学的知识勤加练习,因此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测试卷,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国家统计局4月28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总人口为13.39亿人,年平均增长0.57%,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阅读材料及运用相关知识,回答1~5题。 1.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表明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 2.若右图表示我国现代人口增长曲线,则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时期应是: A.甲B.乙C.丙D.丁() 3.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 4.目前我国人口总数是13.39亿,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16亿人口的上限,即我国的人口容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B.科技C.人均消费水平D.地区开放程度 5.我国平均每户人口数为3.10个,表明我国三口之家比重较高,这说明我国人口文化的变化是:() A.从早生早育到晚婚晚育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C.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D.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6~7题。 6.类似于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B.⑥⑦C.④⑤D.③④ 7.若图中①表示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的主要流动的方向和形式,则产生这种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家庭因素 关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等地级城市,是陕西经济的核心区。读西安市附近略图,完成8~9题。 8.咸阳市作为古都的区位因素有()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铁路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关于西安和咸阳两个中心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安的门槛人口小于咸阳 B.西安的服务范围大于咸阳 C.西安的服务职能高于咸阳、服务种类少于咸阳 D.西安的服务范围全包含于咸阳的服务范围之内 阅读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地点:北京市单位:毫米),完成10题。 降水量 径流总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量 市中心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区 644.5 267 96 171 377 10.北京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降水量大于郊外区,其原因是:() A.北京市区温度高于郊外区,盛行上升气流 B.北京市区温度高于郊外区,盛行下沉气流 C.北京市区尘埃多,凝结核丰富,加上市区受锋面影响大于郊外区 D.北京市区植被覆盖率高于郊区,植物蒸腾作用强,大气中水汽丰富 甲、乙、丙为某城市的局部地区,读图完成11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乙、丙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则甲、乙、丙分别可能是住宅区、工业区和绿化带 B.若甲、乙、丙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则甲、乙、丙分别可能是住宅区、绿化带和工业区 C.若甲、乙、丙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则甲、乙、丙分别是工业区、绿化带和住宅区 D.若地租水平甲>乙>丙,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区域是乙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城镇化属于滞后城市化 C.城镇化属于超前城市化D.城乡差距扩大 13.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AB之间时段B.CD之间时段C.BC之间时段D.EF之间时段 14.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城市郊区化、城市化、逆城市化中依先后依次形成的是() A.城市郊区化、城市化、逆城市化B.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C.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城市化D.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城市化 搜狐新闻5月24日讯 5月23日,为期一周的中国沈阳韩国周圆满闭幕,全市累计签约项目106个,工业项目占60个,第三产业项目占34个,投资总额达36亿美元。结合下图回答15~16题。 15.沈阳是中国朝鲜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近年来韩商主要投资地之一,韩商乐意到朝鲜族聚居地投资建厂,影响这种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B.市场需求C.国家政策D.个人偏好 16.伴随着箭头②而流动的是() A.资金、技术、信息B.劳动力、市场、土地 C.一批输出商品D.一条国际河流 读工业产品成本投入构成图,回答17题 17.下列工业部门按投入比例的多少,与从模式一到模式四匹配正确的是:() A.啤酒厂飞机制造制伞厂橘子罐头厂 B.啤酒厂飞机制造制鞋厂家具厂 C.家具厂合成材料厂时装厂石油加工厂 D.瓶装饮料厂时装厂制包厂飞机制造厂 18.诺基亚手机生产公司在中国投资手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①丰富的原材料 ②庞大的市场 ③廉价的劳动力 ④先进的技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珠三角的农业是典型的基塘农业:在低洼处挖筑池塘,饲养鱼虾,并种植菱、藕,挖出来的淤泥,在塘边填筑成宽平高亢的田地,种植稻米或甘蔗,田边则是填筑稍高的基堤,栽种桑树或蔗树,一方面巩固池岸,一方面用桑叶养蚕,发展丝织业;或生产更多的蔗糖,以农作物的残渣,以及蚕粪、蚕蛹养鱼,鱼虾捞捕后,挖取塘中的淤泥或利用糖厂的滤泥补充田地的养分。读上述材料,回答19~21题。 19.基塘农业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农业,这种农业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 A.气候B.地形C.市场D.劳动力 20.据材料可知,珠三角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热带种植园农业B.乳畜业C.水稻种植业D混合农业 21.广州是珠三角的重要城市,下图中,正确反映广州城郊农业变化大趋势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及甲最易形成商业中心的原因是() A.丙市场最优原则 B.乙交通最优原则 C.丙交通最优原则D.丁市场最优原则 23.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B.城市内部道路布局为环形——放射式有利于缓解城市道路运输压力 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 D.城市环形道路既缩短了交通距离,也减轻了市区交通的压力,路网比较合理 24.据有关消息:日本派出相关专家到中国来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也自发到北京西郊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A.有些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是没有国界的。 B.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C.韩国和日本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中国,这是他们的赎罪之举,罪有应得。 D.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国际协作 25.就我国酸雨的严重程度而言,南方要远远大于北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北方的煤没有南方丰富,煤燃烧量没有南方多 B.南方有色冶炼发达,煤燃烧量大,且南方地形崎岖,酸性气体不易扩散,加上南方降水比北方多 C.南方的煤燃烧量远远大于北方 D.北方地形比南方崎岖,更有利于酸性气体扩散。 二、综合题(共50分) 26.根据给出的图表材料作答(每空2分,共10分) 材料一: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韩国 1.5 0.6 尼加拉瓜 3.7 0.6 中国 1.71 0.66 材料二: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 (1)从材料一可知,三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 (2)A阶段后期,人口增长模式是。解决该类模式带来的人口问题的途径是。 (3)B、C阶段人口的死亡率都很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C阶段的死亡率比B阶段不降反升,其原因是。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C阶段人口问题的表现主要有: 。 27、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甲图)及“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从甲图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位置出现什么变化:,其原因是 。 (2)据乙图可知,BC段适合布局区,结合乙图和城市功能分区相关知识,该区分布在城市外围的原因是: 。 (3)图中A为化工厂,该厂布局明显不合理的原因是: ; 。(4)就气温高低而言,城市中心区郊区气温。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8.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空,共14分) 材料一:2023年我国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单位:万头) 内蒙古 71.9 青海 11.5 x疆 118.9 云南 10.4 黑龙江 69.8 北京 9.5 河北 61.2 上海 5.8 山东 21.1 天津 4.6 陕西 15.7 山西 12.7 材料二: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 国家 英国 法国 荷兰 比利时 城市人口比重 90% 76% 90% 97% 材料三:读某市郊区农业布局简图,甲、乙、丙地区分别是苹果、蔬菜和粮食作物中的某一种种植地区 (1)由材料1总结出我国乳畜业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大城市周围,说明影响乳畜业的主要因素是和。 (2)结合材料2及西欧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气候方面: 地形方面: 市场方面: (3)据材料三可知:蔬菜应种植于处,理由是 。 29.读材料及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材料:在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上,有一个由一串璀璨的“明珠”构成的美丽岛国,她的名字叫图瓦卢。这个位于斐济北面的国家总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过1.1万人,几乎年年跻身联合国评选的“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名单。然而,2023年11月15日,美国权威的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发表了一份不仅令图瓦卢人民,也令所有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闻之心焦的“讣告”: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1.1万国民面临灭顶之灾。惟一的办法就是全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移民计划从2023年起正式启动. (1)造成图瓦卢人们举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的原因是效应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2)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仍在增加,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B (3)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出你的建议和主张: A B 三市五校高一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D C C B D B C B A B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C A B B D C A A A B 二.综合题答案 26.(每空2分,共10分) (1)韩国(2分) (2)高——低——高(2分)计划生育(2分) (3)老龄人口比例高(或老龄化严重)(2分)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老年人精神孤寂。(答出任意3点给2分,答出1点或2点给1分,其他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27.(每空2分,共16分) (1)向河流上游迁移(2分)上游水质好(2分) (2)工业区(2分)工业区占地面积广,付租能力低,而城市外围地租水平低;工业区分布在城区外围,有利于减轻对城市的污染。(每点1分,共2分) (3)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对城市造成水污染;(2分) 位于冬季风(偏北风)的上风向,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2分) (4)高于(2分)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和生活排放出大量废热。(2分) 28.(每空2分,共7分) (1)饲料(2分)市场(2分) (2)气候方面: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2分) 地形方面: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乳畜业大规模发展;(2分) 市场方面:西欧城市化水平高,且饮食结构中乳畜品占重要地位,使乳畜产品市场广大。(2分)(以上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乙(2分)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城镇,市场广阔。(每点1分,共2分) 29.(每空2分,共10分) (1)温室(2分) (2)大量燃烧化石燃料(2分)森林的大量破坏(2分) (3)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等(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上文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测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相关内容尽在优学地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