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三地理中国地理单元复习测试,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读下图,回答1~3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R (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 )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地是 ( ) A.秦岭 B.贺兰山 C.阴山 D.太行山 5.与成都平原相比,乙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 A.土壤肥沃 B.光照条件好 C.灌溉条件好 D.复种指数高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P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 ) 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③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④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图中Q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 A.邻近大冶铁矿,原料丰富 B.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运便利 C.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D.地处成都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经济基础好 读我国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统计表及西南地区部分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8~10题。 地区 资源潜在总值占全国比重(%) 资源人均潜在值(全国平均数为100) 资源结构(%) 农林牧资源 矿产、水能资源 全国 100 100 65.1 34.9 西南 23.3 119.2 49.4 50.6 四川 14.4 147.4 43.1 56.9 云南 4.2 127.3 49.2 50.8 8.关于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农林牧资源总值接近全国的一半 B.人均资源潜在值超过全国19.2% C.四川省人口多,人均资源总量低于云南省 D.按当地资源配置,本区发展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的潜力巨大 9.限制西南地区资源潜在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湿热 B.地形复杂 C.交通不便 D.经济基础薄弱 10.南昆铁路的建设对下列资源的开发有利的是 ( ) ①云南的磷矿开发 ②贵州的煤炭开发 ③红水河流域的水能开发 ④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开发 ⑤贵州平果铝土矿的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形剖面示意图所沿的纬线,可能是 ( ) A.40°N B.30°N C.23.5°N D.45°N 12.关于甲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是我国西部的平原,号称“天府之国” C.沙漠广布,绿洲点缀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10℃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3~14题。 13.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 14.此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受山地影响 D.受台风登陆影响 读我国牛奶优势产区分布图(见右图), 完成15~17题。 15.东北牛奶优势产区最主要的优势应该 是 ( ) A.市场优势 B.资源优势 C.环境优势 D.加工优势 16.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A.环境保护压力大,饲草饲料资源比较短缺 B.由于地域面积不大,消费市场狭小 C.轻工业不发达,加工技术落后 D.居民对乳品消费存在戒备心理,市场萎缩 17.能直接加快奶业产业化进程的措施是 ( ) A.大力推行“公司+农户”模式 B.严格控制生产各环节可能造成的污染 C.积极开拓市场,引导城乡居民扩大乳品消费 D.充分利用国内外遗传资源,建立种源生产基地 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为我国著名的地区。据此回答18~20题。 18.该地区应为我国的 (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19.该地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 A.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B.蓄水拦沙、滞洪排沙 C.绿化环境、吸烟滞尘 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请根据有关台湾的知识回答20~21题。 20.图中能正确反映台湾年太阳辐射量(单位:4 185J/cm2)和某月气温(单位:℃)的图分别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台湾山脉森林资源丰富,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的森林,这是由于 ( ) ①台湾山脉从北向南地处寒带—热带 ②台湾多台风,气候变化大 ③台湾山脉地处低纬度 ④台湾山脉海拔较高,垂直变化明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厦门市“2023年1月~2023年2月各月现价工业总产值图示”和“2023年1月~2023年2月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图示”,分析回答23~24题。 22.厦门市的工业特点是 ( )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以食品工业为主D.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23.2023年以来厦门市的工业累计总的趋势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 A.劳动力短缺 B.产品老化 C.国际经济环境影响 D.周边城市竞争加剧 下图为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如图所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5.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是 ( ) A.洪水 B.风暴潮 C.调水调沙 D.水土流失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6.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 27.右图为某地1月份等温线图(单位:℃),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A地的气温__________,B地的气温__________, C地的气温__________。试分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2)A地形区为__________,B地形区为__________,C地形区 为__________。请说出判断理由(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3)图中河流D是__________,试述河流在图中河段的水文特征。 (4)C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葡萄种植业,成为我国最佳的优质酿酒葡萄生态产区之一。请对C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进行评价。 (5)E城市是__________,通过C、E两地的铁路是______________,试分析该铁路的重要意义。 28.下面两图分别表示我国东部地区春、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两图中,表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的是图__________,秦岭—淮河的南、北方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在春、夏两季中降水量占全年比重较小的是______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淮海平原春、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的差异较大,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什么? (4)图中A、B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比较两地粮食生产并完成下表有关内容。 A地 B地 商品粮基地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 制约粮食产量的自然因素 2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3)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