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可能多的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对所学知识点加以巩固,经过试题的练习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到更多,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提供了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欢迎大家阅读。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据报道,2023年太阳活动将出现又一个活跃期。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1~2题。 3.发射火星探测器和观测火星,在距离火星较近的时候效果较佳,下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和观测火星的较佳时间约是 A.2023年2~3月 B.2023年2~3月 C.2023年8~9月 D.2023年9~10月 4.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差异最大的是 A.昼夜更替现象 B.四季变化现象 C.表面温度 D.极昼极夜现象 读下图,完成5~6题。 7.若虚线所在区域为陆地,实线所在区域为太平洋,图中a、b、c为等温线,则 A.此时正值1月份前后 B.实线区域有寒流经过 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D.此时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8.若图中a、b、c为近地面等压线,则 A.A处吹西南风 B.B区域易形成锋面 C.B处为阴雨天气? D.B处风速比A处大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某日的树影变化,F1表示当地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当地17时的树影,F2与F1等长。读图完成9~10题。 1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12.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的梅雨 B.南京的伏旱 C.北京的寒潮 D.哈尔滨的洪涝 13.下列关于土地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采猎文明阶段,土地质量较重要,人类对土地的作用和影响较小 ②农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都重要,一些地区土地质量开始下降 ③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用途多样化导致了土地数量不断增加 ④后工业化阶段,生态环保用地、风景旅游用地增加导致人地矛盾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读图完成14~16题。 17.图例M、N代表的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台风和地震 B.寒潮和火山 C.泥石流和地震 D.滑坡和洪涝 18.预防M灾害发生的措施主要是 A.跨流域调水 B.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 D.开山取石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选对者得3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19~20题。 21.不同陆地自然带中的植物群落特征差异明显,影响这种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差异 B.动物差异 C.土壤差异 D.水分差异 22.两幅图中自然带大致对应的是 A.H-甲 B.C-乙 C.I-丙 D.A-丁 读部分洋流模式图,回答23~24题。 25.有关图示气候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甲、乙两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丙、丁两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甲、乙两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 D.甲、乙、丙、丁四地都分布在北半球 26.有关气候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丁两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B.乙、丙两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C.甲、丁两气候1月气温相同 D.乙、丁两气候夏季气温相差不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8题)和选做题(第29题~第34题)。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其成因是 ▲ 。(3分)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2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双选题)(3分) A.中山站盛行势力强劲的东北风 B.南极大陆终年严寒,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高 C.此次科考期间易观察到极光现象,是研究极光的最佳时机 D.经过④海域时遇到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28.读亚洲东岸25°N附近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旅游地理】 29.读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成为旅游者的基础条件有 ▲ 、 ▲ 和经济收入。(2分) (2)简要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3分) (3)简述此次世博会的举办对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 (2分) (4)据材料三分析,云南省旅游竞争能力强的表现方面主要有 ▲ 、 ▲ ;今后云南旅游业发展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有 ▲ 。(3分) 【海洋地理】 31.读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23年,我国东海大黄鱼的年产量达19.6万吨,此后迅速减少,到2023年只剩下0.55万吨。从2023年7月1日开始,东 海、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 (1)图中①、②、④三处中,地壳较不稳定的是 ▲ ,主要原因是 ▲ 。(4分) (2)图中c处洋底年龄比e处 ▲ ,因为 ▲ 。(2分) (3)不同海岸有不同的特点,下列海岸类型中,适合作为日光浴、游泳场所的是 ▲ ,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 ▲ 。(2分)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4)2023年4月,在图中b海域西侧沉没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严重漏油。试分析这次泄油造成受污区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 (2分) 【环境保护】 33.目前,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