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以往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今天已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以下是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区域空间定位专项训练,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优学地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1~3题。 1.图中M、N是世界著名河流,两河共同的特征是 ( )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下游补给量大 C.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支流少 2.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正确的是 ( )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3.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D.乙地草原广布,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4~6题。 4.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 ) A.150 mm~300 mm B.300 mm~450 mm C.450 mm~700 mm D.700 mm~850 mm 5.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 )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6.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3•南京二模)读以下两幅“区域略图”,回答7~8题。 7.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水资源丰富 ④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 ①植树造林 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③完善交通 ④清除污染,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所示区域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公路线的选择,主要考虑了 (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10.图示地区位于我国 (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023•江苏镇江模拟)读“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回答11~12题。 11.M城气温比周围气温高的原因 ( ) A.谷地、地势低 B.河流调节作用 C.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D.地热资源丰富 12.若图中有大河,请判断大河流向 ( ) A.由西向东 B.由南向北 C.由北向南 D.无法确定 右图为“某河流、湖泊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的河流是 ( ) A.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 B.世界货运量最大的河流 C.欧洲最长的河流 D.世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14.关于图示河流所在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部分地区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B.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大 C.境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D.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分布区 二、综合题 15.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两个主要地形单元的名称: 山脉、 盆地。 (2)说明该地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述其原因。 (3)说明本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6.读“我国某省区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P地所在省区的地势特征。 (2)简要分析GH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简述P地发展炼铝业的主要区位优势,并指出其所在省区在工矿业发展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答案 1.A 2.B 3.C 4.B 5.C 6.A 7.C 8.C 9.C 10. D 11.A 12.A 13.C 14.D 15.(1)天山 准噶尔 (2)点状分布,沿河流、绿洲、山麓分布。 本地区气候干燥,水源是制约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燥,大风日数多;分布有大面积的沙质沉积物。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16.(1)西北高、东南低。 (2)河流落差大,自海拔1 000米以上下降到海拔200米以下;流经地区的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 (3)铝土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方便;有西部开发等国家政策支持。 水土流失、酸雨(水污染等)。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考地理区域空间定位专项训练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