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学案,供大家参考!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学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 一、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 地球自转的地球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目标展示真题引入知识梳理考点复习当堂巩固等环节,实现各层次的复习目标,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复习重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含图形转换)。 三、课时分配:3课时 四、复习过程 真题引入 学习任务一:真题引入,明确复习目标,把握命题的方向与特点 【学生活动】做练习,回忆知识,感受考试。 【教师活动】简单评析,分析考情。 【配套练习】 (2023北京学业水平) 1.读图9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 ,表 示晨昏线的是 。 (2)图示日期是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 律是 。 (3)该日甲、乙、丙三地中, (选择填空)。 A.甲地和丙地昼长相等 B.乙地最早见到日出 C.丙地出现极夜现象 D.三地正午人影等长 (4)该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 昼变 ,且昼 (长于,短于)夜。 【方法点拨】 教师点拨,学生记录考情及应对策略,呈现复习目标。 知识梳理 学习任务二:回顾已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知识,加深印象,完成知识体系中的填空。 自转与公转 自转 方向:自 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 周期:1恒星日长 小时 分 秒,转动角度2023;1太阳日长 小时,转动角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为 外,其它地方均为 。 线速度:从 向 递减, 最大,为2023Km/h,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两极点为 。任意纬度的线速度=2023cos Km/h。 公转 轨道:是一个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上,每年 月初位于近日点, 月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 向 点, 7 月初位于远日点。 周期:1恒星年为 日 时 分 速度:角速度约为59ˊ/天,线速度约30Km/h。近日点时较 ,远日点时较 黄赤交角: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约为 。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 的夹角 【教师活动】 检测学习效果。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现象 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周期:1太阳日, 小时 昼夜分界线: 线(包括 线和 线)。 地方时与区时 晨昏线的判断:1自转法顺着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是 线;2昼半球西侧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线,昼半球东侧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线。 原因:经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经过其上中天的时刻不同 原理:24小时自转一周, /小时, 分钟/度,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 。 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 ;3晨昏线永远平分 ;3晨昏线只在二分日与经线圈 ,在二至日跟极圈 ;4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 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 时;5晨昏线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的切点为24时;晨昏线与刚好出现极黑的纬线的切点为12时。 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规律: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 大小:纬度越 偏向越明显,赤道不偏转。 意义:对风向、洋流流向、河流流动产生影响 地方时与经度间的计算:已知AB两地经度(或时间)和A点时间(或经度),方法:1求AB经度差(或时间差)2将AB的经度差(或时间)换算成时间差(或经度)3将A点时间(或经度)时间差(或经度),即可算出B地时间(或经度)(东边用+,西边用-) 地方时 经度每 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个时区, 时区号与中央经线的关系:时区号数=经度数15(四舍五入,取整数) 时区与 区时 北京时间: 区的区时,也是 的地方时,但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世界时:即中时区的区时,也是 0经线的地方时,还是伦敦的区时。 区时计算:所求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数差 人为日界线: 度经线;它的东侧是 (时)区,西侧是 (时)区;从 12区向 东 过日界线到 12区,日期要 一天,从 12区向 西 过日界线到 12区,日期要 一天。 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因时间原因而自然形成的。它的时间一定为 时;它的东侧为 天,西侧为 天 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 ,夜变 ;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 ,夜变 ;南半球相反。 昼夜长短的变化 纬度变化 春、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 ,各为 小时。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南半球相反。 出现极昼(夜)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夏至日( 月 日)昼长达全年最大值的区域是 半球;达全年最小值的区域是 半球。 冬至日( 月 日)昼长达全年最大值的区域是 半球;达全年最小值的区域是 半球 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2(12:00-日出时间)=(18:00-日落时间)2=24时-夜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纬度变化 基本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两分日,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 夏至日: 及以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达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 及以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回归线之间, 时达到最大值,为900,一年有两次(回归线上只有一次)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0-纬度差。(纬度差即当地纬度与 的纬度之差) 五带 划分 界线:热带与北温带界线 ;热带与南温带界线 ;北寒带与北温带界线 ;南寒带与南温带界线 ; 特点:有太阳光直射的是 ;有极昼极夜的是 ;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意义:反映了 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季节划分:夏季为一年中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冬季为一年中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春秋季为冬夏的过渡季节。 气候四季 使用国家:北温带一些国家。 划分:北半球3、4、5月为 ;6、7、8月为 ;9、10、11月为 ;12、1、2月为 。(南半球季节相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复习 学习任务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概况 【学生活动】在教材中找到知识,结合知识提纲快速记忆。 【配套练习】 1.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图2中长江水位较高时,地球可能位于图1中①、②、③的 处。 (2)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卫星发射,图2中武汉、汕头、海口三个城市, 市所在的省最有利于建卫星发射场。 (3)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①、②位置时,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 (4)当地球公转位于②位置时,图2中武汉、汕头、海口三个城市,正午太阳直射 市,白昼最长的是 市。 2.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莫斯科 B.珠穆朗玛峰 C.拉萨 D.南极长城站 【方法点拨】教师点拨,学生记录 学习任务四: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教师活动】分析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现象及规律。 【学生活动】理解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移规律,并完成下列练习 【配套练习】 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地方时差 ③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 ④产生昼夜现象 ⑤昼夜交替现象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4.地球上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球高考资源网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是 A.都在北岸 B.都在南岸 C.靠近低纬的河岸 D.靠近高纬的河岸 【方法点拨】教师点拨,学生记录 学习任务五:昼夜更替 【教师活动】分析晨昏线的判断及其特点。 【学生活动】通过读图、绘图、图形转换等理解晨昏线特点,并完成下列练习 【配套练习】 5.读图3回答,在A、C、E、G中,处于晨线的是 ,处于昏线的是 。请说出下列地点的时间:A 时、B 时、D 时、F 时、H 时。 .B C. D. F. .G .H .E 图3 【方法点拨】教师点拨,学生记录 学习任务六:会进行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教师活动】分析晨昏线的判断及其特点。 【学生活动】通过读图、计算等理解地方时及时区,会进行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并完成下列练习 【配套练习】 A B C 图4 6.2023年10月1日19时整,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为祖国的61华诞更添荣彩。嫦娥二号的发射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此还进行了现场直播。旧金山(西八区)某华语电视台直播该新闻的时,当地的区时为 东京华人看直播时,当地区时为 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即0时所在经线。另一条是人为日界线,即180度经线。它们的关系可用图5表示: 自然日界线在人为日界线西侧面 自然日界线在人为日界线西侧 今天 昨天 昨天 自转方向 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今天 昨天 自转方向 今天 人为日界线 图5 【方法点拨】教师点拨,学生记录 学习任务七: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师活动】绘画分析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活动】通过读图、绘画、图形转换,理解并会运用昼夜长短解决实际问题,并完成下列练习 图6 【配套练习】 7.读图6地球的太阳光照图,回答: (1) 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2)A、B两点此时是日出还是日落: 。 A点日出时间为 时,日落时间为 时,昼长 小时。 (3)此时,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 (4)此图所表示的当天,赤道上日出的时间是 , 日落的时间是 ,昼长为 。 【方法点拨】教师点拨,学生记录 学习任务八: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师活动】绘画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通过读图、绘画、图形转换,理解并会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并完成下列练习 【配套练习】 8.读图7-1,7-2。分别计算两至日江华(250N,2023E)的正午太阳高度。 23.50S 图7-1 S N O 250N S N 图7-2 O C 250N 23.50N 纬度差 (1)表示夏至日的是图 ,表示冬至日的是图 。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 H=900-纬度差。(纬度差即 纬度与 的纬度之差) (3)夏至日,江华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 。江华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4)冬至日,江华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 。江华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9.春分日这天,海南某地(200N,2023E)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200 B.700 C.900 D.00 图8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0~11题。 图8 10.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1.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方法点拨】教师点拨,学生记录 学习任务九:四季变化与五带 【教师活动】绘画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通过读图、绘画、图形转换,理解并会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并完成下列练习 【配套练习】 12.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0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带范围变大 B.北寒带范围变小C.北温带范围变大 D.南寒带范围缩小 13.下列地区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A.15N B.0 C.35N D.70N 【方法点拨】教师点拨,学生记录 当堂巩固 学习任务十:巩固本课复习的知识 【配套练习】 14.读图9,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图9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图10),回答15~16题。 15.从六.一到七.一期间,以下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北半球,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北移动 图10 C.太阳直射北半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南半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1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A.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昼长达一年最大值 B.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 C.北半球昼短夜长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7.下列节日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异最大的是 A.元旦 B.国庆节(中国) C.国际儿童节 D.植树节(中国) 2023年上海世博会于北京时间4月30日晚8:10分在世博文化中心正式开幕,家住纽约(西五区)的玛丽也想看开幕式直播。据此回答18~19题。 18.玛丽应该选择在当地时间几月几日几时观看 A.4月30日7时10分 B.5月1日9时10分 C.4月30日9时10分 D.5月1日7时10分 19.当我们观看世博会开幕式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角速度、线速度在变快 B.地球自转角速度、线速度在变慢 C.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在变快 D.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在变慢 20. 图11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图11 ① ② ④ ③ 赤道 图12 运动方向 偏转方向 21. 图12中,表示地球表面水平运动方向偏向错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 A.公转速度较快 B.公转速度较慢 C.北半球正值春季 D.南半球正值秋季 23.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中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不包括极点 C.赤道以北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D.赤道以北地区 24.若你家(籍贯江华:250N,2023E)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垂直,在冬至这天,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理论上应调至 A.60 B.23.5 C.48.5 D.6.5 25.发射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线速度大可获取较大的初速度,下列发射场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库鲁(5N) 26.图13 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3 (1)写出地球公转至下列位置时的节气: 甲 ,丁 。 (2)地球位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中甲位置时,若晨线正好与900E重合, 则2023E 的地方时为 。 (3)图中的 甲、乙、丙、丁四点中最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我国正值一年中的 季。 (4)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图14 27. 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北半球为 节气。 (2)如图所示,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3)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4)图中的AB线为 线(晨、昏)。 (5)图中D点的昼长为 小时 (6)如图所示,江华(25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7)此时,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分别为 , 。 28.(2023湖南学业水平)图15为日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OO S N B A C 太 光 阳 图15 (1)图中NAS线为 (晨、昏)线, 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2)A、B两点中,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是 ,A点的昼长为 小时。 (3)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长沙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B.北京和广州的昼长相等 C.湖南正值夏季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4)此时,B点地方时为 点 (5)此日,A、B、C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学生课后补记】 习题参考答案: 1.(1)2(2)海口 (3)1 (4)汕头 武汉 2.B 3.D 4.C 5.AE CG 8 6 0 0 12 6.9月30日3时 10月1日20时 7.(1)23.50S,600W (2)日落 10 14 4 (3)12月22日24时 (4)6时 18时 12小时 8.(1)图7-2 图7-1 (2)当地 太阳直射点 (3)1.50 88.50 (4)48.50 41.50 9.B 10.C 11.A 12.A 13.C 14.D 15.C 16.B 17.A 18.A 19.D 20.AB 21.D 22.A 23.D 24.C 25.D 26.(1)春分 冬至 (2)8时 (3)丁 快 冬 (4)D 27.(1)夏至 (2)23.50N,2023W (3)南极圈及以南地区 (4)晨 (5)12 (6)88.50 (7)2023 600W 28.(1)晨 赤道(2)B 12(3)B (4)12 (5)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