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优学数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地理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因CO2浓度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 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C.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2.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解析】 第1题,全球变暖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因蒸发强烈,将变得更加干旱;南北温差不会变大,但冬季0℃等温线将北移,水稻种植的北界将北移。第2题,为减少CO2排放量,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积极采用新能源。天然气属于含碳的化石燃料,燃烧后也要排放CO2。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不会减小CO2浓度。 【答案】 1.C 2.B (2023江苏高考)下图是2023年和202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3~4题。 3.2023年至202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强烈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4.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解析】 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使格陵兰冰川融化量增大,冰原面积不断缩小。第4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使海水增加,海平面上升。 【答案】 3.D 4.A 5.(2023广东会考)下图反映了近2 万年来海平面高度变化。由此可推断,地表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的时期大约距今() A.17 千年前后B.11 千年前后 C.5 千年前后D.2 千年前后 【解析】 海平面下降,是因为水分存留在了陆地上。因此海平面越低,地表冰川覆盖面积越大。 【答案】 A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里。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6~8题。 6.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2023年野象活动北界()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D.不断西移 7.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8.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解析】 由图可知,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有野象分布,而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据此推测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从不同时期的野象分布地点可看出,图中所示历史时期野象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气温不断降低,是个变冷的时期,与现代全球气候变暖恰好相反。变冷时,雪线不断降低,我国1月0 ℃等温线位置不断南移。 【答案】 6.B 7.D 8.C (2023淮安期中)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10.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 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D.海平面下降 【解析】 第9题,气候温暖,树木生长较快,年轮较厚。由图可知,内部和外侧年轮较厚,中间薄,可知A为正确选项。第10题,M时期处于寒冷期,冰川增多,海水密度增大,海平面下降。 【答案】 9.A 10.D (2023江西吉安模拟)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物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A.海平面上升B.城市数量增多 C.动物数量减少D.冰雪覆盖扩大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优学数学网为大家总结的2023地理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