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下册7月月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鉴于环境问题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类不应再合成新的、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从而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B.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并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 C.随着人类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联系的不断增强,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全部演变成全球性范围内的问题 D.由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所以不存在环境问题 2.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B.多数国家资源比较贫乏,环境承载量小 C.接受发达国家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D.经济、技术水平有限,环境保护能力不足 环境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经济学家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性的经济模式。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C.南水北调,发展生产D.发展工业,污水排入江河 4.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 A.全球变暖B.破坏性地震C.酸雨危害D.土地沙漠化 5.下列行为中,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D.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1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并回答第6-8题。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裸岩荒漠 沙丘黄土塬 黄土沟谷河口三角洲 冲积扇 6.下列有关外力作用a、b、c、d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在c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雨 D、沙尘暴 8.内蒙古高原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9~12题。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赤潮是目前在全球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现象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10.形成 赤潮的主要污染物为 ( ) A.重金属 B.甲基汞 C.氮、磷等营养元素 D.有机氯农药 11.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杭州湾B.莱州湾C.辽东湾D.珠江口 12.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化合态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废液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 C.含磷污水排入自然水体中,能引起藻类繁殖,使水质变坏,必须除去 D.磷对生物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 下列图表是长江三峡工程与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工程的对比,读后分析回答13~15题。 三峡工程阿斯旺工程 坝址水文条件年径流量(亿M3)2023820 平均含量沙(Kg/M3)1.21.6 年输沙量(亿T)5.31.34 库区水量损失库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水量仍约2023亿M3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水量增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M3 入海水量(亿M3)建成前近20232023 建成后近202320238 出库泥沙建库初10年,每年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2023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水库里 13.建设阿斯旺工程和长江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分别是( ) A.灌溉 旅游B.灌溉 防洪C.防洪 发电D.防洪 航运 14.阿斯旺工程建成后,导致海岸线退缩,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成因不正确的是 ( ) A.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B.入海的泥沙量大为减少 C.入海的水量大为减少D.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浪侵蚀作用增强 15.关于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极大减小了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破坏 B.最主要的是解决了南部沿海各省区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C.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降低了大气污染 D.库区可促进渔业的发展,且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下册7月月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