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我国某校的同学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图1),以便使热水器的吸热面每天都能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图2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吸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2中反映12月22 日夹角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学校大约位于( ) A.634NB.2023N C.30D.2023N 右图是某地理要素随纬度分布曲线图,读后回答3-4题。 3.该地理要素是 ( ) A.太阳辐射B.气温年较差 C.年均降水量D.年平均气温 4.甲、乙两处的数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A.海陆面积不同B.太阳高度角不同 C.径流注入量不同D.降雨量不同 05、06年全球台风(飓风)活动频繁。读图回答5-6题。 5.飓风登陆一段时间后,风力逐渐减弱,雨量减少,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 (1)水汽补给越来越少 ②由低压逐渐演变为高压 ③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④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6.从8月25日到8月28日,新奥尔良市( ) A.风力越来越强,风向为偏北风B.风力越来越弱,风向为偏北风 C.风力越来越弱,风向为偏南风D.风力越来越强,风向为偏南风 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是指某一时间积雪面积与同时期多年平均积雪面积的差值。下图为西北地区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读图回答7-8题。 7.在2023年-2023年期间出现最大雪灾的时间是( ) A.2023年末-2023年初B.2023年末-2023年初 C.2023年末-2023年初D.2023年末-2023年初 8.与大雪灾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低压过境 下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读图回答9-10题。 9.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10.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 A.①与⑤B.①与⑥C.③与⑤D.③与⑥ 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功能区地价最高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2.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 ) A.超市、停车场 B.汽车站、儿童乐园 C.灌木、乔木绿化带 D.学校、体育馆 13.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 A.交通能达度B.基础服务设施C.自然环境条件D.与市中心的距离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4-15题。 14.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 A.A国B.B国C.C国D.D国 15.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 A.A国B.B国C.C国D.D国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B地区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影响B.大气环流影响C.人类活动影响D.下垫面影响 17.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属于我国的季风区,旱涝灾害十分严重 B.该区域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 C.该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D.该地区是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甲图所示地区的自然景观呈明显的( ) A.从沿海向内陆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更替 19.某生态学家在该地区进行生态调查,发现P点及其周边植被景观分布如乙图所示,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降水由P点向四周增多B.地下水位由P点向四周降低 C.过度灌溉D.过度放牧 读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据此判断20~22题。 20、该地区是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北地区 21、图中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B、锋面雨带的推移 C、地面储存热量的积累 D、该地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2、不同时期出现的现象有() A、甲时期内,该地受亚洲高压影响 B、乙时期内,该地区正在收割油菜 C、甲时期内,该地受暖锋的控制 D、乙时期内,该地易出现旱灾 23、读下面某大洋等水温线图,判断() A、海水温度由大到小排列:甲乙丙丁 B、甲丁处为寒流,丙乙处为暖流 C、海水盐度由大到小排列:甲乙丁丙 D、海水盐度由小到大排列:乙甲丙丁 24、读下列等高线图,判断() A、甲图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 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 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 25右图为某环流示意图() A、若表示白天的海陆风,则甲是陆地 B、若表示南太平洋洋流,则③是风海流 C、若表示地壳物质循环,则d是岩浆岩 D、若表示水循环,则④为降水 右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2023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26~27题。 26、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 27、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 表示冬季最低气温, 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 A、T冬 18℃ B、T夏 18℃ C、T冬 10℃ D、T夏 20℃ 读右图回答2023题。 28.右图中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环境质量 B、交通条件 C、地租高低 D、建筑水平 29.在P区域常形成( ) A、中心商务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高科技产业区 30.早 点 铺 与 宾 馆 比 较 A.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少 B.宾馆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多 C.宾馆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少 D.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多 31.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丙乙甲 右图为我国某地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为 2023 百帕,乙地气压为 990 百帕。读图完成32一33题。 32. 下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 33. 丁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西北风 图4为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图5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34~35题。 34.图4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偏低 B.降水偏少 C.乳牛大量繁殖 D.鲜草供应偏多 35.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以供应市场,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它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A.雨量的多少 B.奶牛的数量 C.地形的种类 D.市场的距离 表l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2023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表示种植面积减小)。读表l,。 表l 省区简称 年鄂苏冀鲁新 2023~2023-136.1-59.2023.2023.2023.0 2023~2023-145.5-310.3-644.2-2023.2023.7 36.2023年~2023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为 A.由东向西再向南 B.由南向北再向东 C.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D.由北向南 读下图回答2023题. 37.图示地区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A.天然橡胶B.棉花 C.茶叶D.甜菜 38.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源充足D.热量丰富 39.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①水土流失②土地沙漠化③酸性土壤改良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下图为北半球纬线、晨昏线、经线示意图,其中a为纬线,b为晨昏线,c为经线,A、B两点为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M、P为经线与纬线、晨昏线的交点,据图回答 40.如果M、P两点重合,离北极点距离大,C为东经120,则 A.伦敦刚好日出 B.上海市正处在上班高峰期 C.A、B两点的昼长是零小时或24小时 D.A、B、M、P四点刚好昼夜平分 二综合题(40分) 41(6分)实验原理分析。 如下图在一个平盆中加适量的水,直到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5分) (2)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2.(11分)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_。 (2)在赤道至南,北纬30之间,多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海拔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纬90附近,有半年极昼现象,为什么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最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0分)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上接云南、贵州,纵贯广东、广西,被称为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建设西江经济带,把西南地区和珠三角串联起来,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下图中南、北盘江汇合处到柳江口一段,又称为红水河。该河至柳江口附近,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23米3/秒。图中给出的水位指河水水面的平均海拔,单位为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答开发该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建设西江经济带的同时要重点开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流域生态和环境保护、造林绿化等工程,简要分析造林绿化对珠江中下游的影响。 44.(13分)稠密的水网或水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下图是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据图回答: 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 (1)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试分析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中稠密的水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超过了黄河中下游,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稠密的水系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至今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经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试分析稠密的水系对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流、湖泊、沼泽、海滩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试分析稠密的水系对上海和武汉两大城市发展经济所起相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C3.B4.A5.D6.A7.C8.A9.A10.C11.C12.C13.D14.A15.D16.D17.D18.B19.D20.B21.B22.D 23.D24.C25.B26.B27.B28.C29.A30.D31.A32.A33.D34.A35.D36.C37.C38.D39.C40.C 41.(1)水循环现象:蒸发、水汽输送、水汽凝结、降水。(5分)(2)外力作用(1分) 42.(1)①②③(1分) (2)赤道,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影响,多对流雨。(3分)南、北纬30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影响,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4分) (3)纬度高,太阳高度小,陆地冷却快,终年气候严寒。(3分) 【总结】高二地理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大家要多做题,多总结,才能多进步。小编祝大家在优学地理网学习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