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地理第五单元综合复习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 1.(2023年广东阳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A.云贵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2.(2023年广东清远)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 A.地势平坦 B.雪山连绵 C.千沟万壑 D.地势崎岖 3.(2023年广东阳江)地理环境影响聚落。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下列聚落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 ) 4.(2023年湖北随州)图17-11中的数字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图17-12),完成5~7题。 5.这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 A.①黄土塬 ②黄土梁 ③黄土峁 B.①黄土梁 ②黄土塬 ③黄土峁 C.①黄土峁 ②黄土梁 ③黄土塬 D.①黄土塬 ②黄土峁 ③ 黄土梁 6.图示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C.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D.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7.治理图中地貌景观的工程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 ②建梯田 ③修挡土坝 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图17-13),完成8~10题。 图17-13 8.图中表示秦岭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10.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B.在黄河下游挖沙 C.加固黄河大堤 D.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减少 据报道,长江沿岸29个中心城市发表《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合作宣言》表示在加快开发开放长江黄金水道的过程中,担起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为长江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让长江永远造福子孙万代。读图17-14,完成11~12题。 11.(2023原创)对图中①~⑤五个沿江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除④外,其他城市都有汽车工业 B.不是依靠河 流,而是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是①市 C.对长江流域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城市是②市 D.⑤成为钢铁基地的优势是原材料丰富 12.关于长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将使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人们喝上长江水 B.长江上游山区的水体污染严重 C.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江段水患严重,需加固堤防予以解决 D.长江流域酸雨污 染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南地区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图17-15),完成13~14题。 图17-15 13.长江沿江地带已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其中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钢铁工业基地是( ) A.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 B.武汉钢铁工业基地 C.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D.重庆钢铁工业基地 14 .关于长江沿江地带东西纽带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B.将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沟通东西商贸 C.西部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D.将西部产业、技术、信息向东部沿海传递、转移 15.(2023年山东莱芜)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上游源头地区合理放牧 B. 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钢铁、汽车工业走廊 C. 中下游地 区围湖造田,满足粮食需求 D. 发挥了沟通东西的纽带和辐射南北的作用 16.(2023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长江沿江地带以钢铁、轻纺为主的工业基地,其中心城市是( ) A.南京 B.武汉 C.攀枝花 D.宜昌 (2023年广东省卷)据人民网2023年5月18日报道,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缺水形势异常严峻。请回答17~18题。 17.造 成北京缺水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过大 B.位于我国半干旱区,降水少 C.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D.北京地区河流不多,水量不大 18.为了节约用水,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③开采地下水 ④实行阶梯式的水价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2023年广东湛江)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为是( ) ①充分利用太阳能 ②尽量使用私家车出行 ③优先选用公共交通方式 ④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③ 20.(2023年广东惠州)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 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以下符合绿色消费行为的是( ) A.开着冷气盖棉被 B.住别墅,吃野味 C.穿貂皮,背名包D.骑单车,坐公交 二、综合题 21.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现象,它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冲刷的整个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17-16 (1)对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以北地区 B.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D.云、贵、渝、陕属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省区 (2)观察黄 土高原景观图,请描述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 (3)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下面我们对形成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原因进行分析。 ①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②黄土高原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广种薄收和轮荒。轮荒是一种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耕地不固定。且种地不施肥,三五年之后,土壤肥力衰 退便丢弃撂荒,然后再另择土地开垦。 ③黄土高原处在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的地带,自然条件不稳定。 上述三个原因中,属于自然原因的是________,属于人为 原因的是________。除了这三个原因外,请再分别说出自然(结合图17-17)和人为原因各一点。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4)现在,我们正在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建设。请观察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图17-16),将措施与对应地貌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并说出生态建设的好处。 22.(2023年福建福州)读图17-18、图17 -19,回答下列问题。 图17-18 图17-19 (1)长江是我国第________大河,发源于________高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________(上游、下游)河段水能丰富。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水利工程。 (2)长江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____________,船运价值大。位于长江入海口实现江海联运的城市是________市。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 (3)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____________与沿海经济带,是承东启西的纽带。沿江地带四个特大城市中位于上游的是________市(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4)长江下游________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3.读图17-20,回答下列 问题。 图17-20 (1)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我国沿海经济带与西部地区,构成________形经济格局,依据图上信息写出城市①是________,城市④是________。 (2)城市②是因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而形成,交汇河流中除长江外,另一条河流名称是________。 (3)通过城市③的南北向的铁路名称是________。 (4)长江上游因植被破坏,造成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长江沿江工业带因工业废气排放过多和降水丰富而形成的环境污染是________________。 1.C 2.C 3.D 4.A 5.A 6.D 7.B 8.C 9.B 10.A 11.B 12.A 13.B 14.D 15.C 16.B 17.B 18.C 19.D 20.D 21.(1)D (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①③ ② 自然原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 (4)连线略。好处: 从环境效益(减小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上升、提高土壤肥力等)和社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缓解人地矛盾等)两方面回答。 22.(1)一 青藏 上游 长江三峡 (2)长 上海 治理有通航阻碍的河段,疏浚河道,加强沿江港口建设等。 (3)西部地区 重庆 (4)沪宁杭 23.(1)H 重庆 上海 (2)汉江 (3)京沪线 (4)水土流失 酸雨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