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大家提高学习成绩,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初二第一学期地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汽油和柴油 B.水稻和棉花 C.煤炭和钢材 D.阳光和铁矿石 2.下面的公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①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②自备篮子买菜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农田灌溉采用大水漫灌 ⑤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自然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C.因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所以不需要保护和培育 D.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资源大国,没有资源使用压力 B.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我国的自然资源多是非可再生资源,目前不宜开采 D.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数据为南、北方 地区占全国的百分比)。读表,回答6~7题。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水资源80%14.7% 人口53.5%44.4% 耕地 35.2%58.2% 6.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7.为了解决南北方水土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8.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 B.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C.我国人均耕地资源非常丰富 D.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9.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地主要分布在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内陆地区 B.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的高山地区 C.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D.难以利用的土地在西北内陆地区分布较广 10.下列地形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1.图中各地段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是( ) A.①聚落 ②林地 ③耕地 B.①林地 ②果园 ③耕地 C.①耕地 ②林地 ③聚落 D.①聚落 ② 耕地 ③林地 1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3 6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阅读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回答13~14题。 13.我国荒漠化土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宁夏 14.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全球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表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15~16题。 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 地形类型占土地面积比例/%海拔/米 粮食作物 平原20230水稻 丘陵20230~500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20230~3 000春小麦、马铃薯 高山53 000 15.该地区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中、低山 D.高山 16.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17.下列漫画反映了一种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请你为漫画选择一个主题。( ) A.靠山吃山 B.自毁家园 C.幸福之门 D.为了美好的明天 18.我国水土资源配置欠佳,其中属于地多水少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9.下列四位学生对自己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家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作,却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B.我家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D.我家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20.引黄济 津潘庄线路应急调水工程于2023年10月24日正式通水,这条线路途经山东德州。至此,萧条寂静了40多年的南运河开始流淌着汩汩的黄河水,为将来的勃勃生机注入复活的水源。绵延德州境内166千米的水带,带来的不仅仅是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有30万亩(1公顷=15亩)良田的灌溉,近2亿立方米的地下水的补充,润泽了德州这座缺水的城市。关于本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B.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C.这次调水补充和改善了德州的地下水环境 D.这次调水补充和改善了德州的生态和农业环境 21.小方很难和爸爸相聚在一起,他的爸爸正忙着把长江的水引到遥远的北方,你知道小方爸爸的工作是为了解决( ) A.长江洪涝的问题 B.水资源时间变 化大的问题 C.水体污染、水资源浪费等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22.导致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水资源数量本身 有限 ②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③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工农业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大增 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水资源污染严重 ⑤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浪费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23.下图反映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及地表景观的变化,这里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23年入秋至2023年春,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灾害。据此回答24~25题。 24.造成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25.在西南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防治水污染 B.人工降雨 C.改变当地气候 D.兴修水利设施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漫画愁,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地球母亲为何发愁? (2)这幅漫画揭示了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_______ 。 (3)我国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原因是什么? (4)解决问题的办法有_______ 。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遍布烧烤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 材料二 目前,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从外地移植成年树木,进行快速绿化,打造城市森林带。辽宁省某学校高价从海南岛买来两棵椰子树,栽种在校园的绿化广场上。 材料三 砍树开荒漫画。 (1)炭火烧烤破坏的主要资源是_______ 。 (2)阅读材料二,有何感想?请谈一谈你的看法。(至少答两点) (3)看了漫画,请你提一个问题,不要求回答。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2023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这项工程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由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组成。其中,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引水,利用京杭运河的河道将水北送,计划分三期进行。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西线工程将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的上游。这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这四大江河相互连通,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是( ) A.南少北多 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C.东北多,东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2)从气候角度分析,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规律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南水北调的南和北分别指的是什么?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中东线方案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3)南水北调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为什么要把节水摆在指导思想的第一位?请发表自己的观点。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据有关部门统计,202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占到90.1%。其中,煤炭占68.7%(约29亿吨原煤,大部分用于火力发电),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仅为9.9%。可见煤炭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煤炭的开采与消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如材料二所示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材料二 (1)从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分别 是_______ 。 (3)材料中的其他能源中,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蕴藏着比较丰富的水能、_______ 能、地热能等。 (4)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改变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请你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5)我们每个公民都是能源的消费者,都要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试举一例,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现在是不是觉得新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初二第一学期地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