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一、?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本期的地理学习,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人地观,提高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 (2)智育目标:努力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3)双基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基本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并能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能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图象系统分析问题,从中获得信息或进行图文、图图转换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 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 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在学习中,应注意培养两项重要地理技能:一是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训练学生运用地理数据技能。二是培养地理调查的技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都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需要采用地理调查的方法,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使调查的主题和内容有一定深度,以吸引学生深度参与。 三、主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课外辅导、学习计划。? (2)、以《教材》为主要素材,坚持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教案。每周定期集体备课一次。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强调集体备课后的再备课,交流每周的教学情况、周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3)、课堂教学目标突出。每位老师精心策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三基四能的考查,作为高一教学,应该将之贯穿始终。 (4)、精选试题,与学业水平考接轨。精心组织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迁移能力。通过练习的批改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四、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安排表: 时 间周 次教 学 活 动 内 容课时量备注 2.25-3.11人口数量变化2 3.2-3.82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合理容量2 3.9-3.15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 3.16-3.22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 3.23-3.295城市化2 3.30-4.56农业区位选择2 4.6-4.127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4.13-4.198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4.20-4.269期中复习、期中考试、试卷讲评2 4.27-5.310工业区位因素2 5.4-5.2023工业地域的形成2 5.11-5.202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2 5.18-5.2023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2 5.25-5.2023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2 6.1-6.715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6.8-6.202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 6.15-6.202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 6.22-6.2023期末复习2 6.29-7.519期末复习2 7.6-7.2023期末考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