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可以粗略分为两个较小的领域: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以下是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寒假地理练习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优学地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60分)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题。 1.下列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最贫乏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解析 从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数值可以判断四川盆地附近数值最小,因此年太阳总辐射量最贫乏。 答案 D 2.2023年1月~2月,我国京津冀地区多次遭受严重的雾霾天气。此季节,能使雾霾迅速消散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热带气旋 D.弱高压 解析 当大气无风、逆温时会出现雾霾天气;而当冷锋过境时,会带来大风天气,吹散污染物,使雾霾迅速消散。 答案 A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解析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 答案 B 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解析 地球内部的知识,目前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得。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变化的,变化明显的地方形成了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 C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5~6题。 5.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M层 B.N层 C.P层 D.E层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受力发生弯曲后又发生断裂错位。但M层并未受到断层的影响,说明岩层M是在断层后沉积形成的。 答案 A 6.图中F岩体() A.相对于两侧岩体垂直上升 B.相对于两侧岩体垂直下降 C.相对于G侧岩体上升,相对于P侧岩体下降 D.相对于G侧岩体下降,相对于P侧岩体上升 解析 图中F岩体相对于G侧岩体上升,相对于P侧岩体下降。 答案 C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7~8题。 7.地层①~④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8.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7~8.解析 首先看图,明确图中化石的地质年代。如含三叶虫化石的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含鱼类化石的为古生代中期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含裸子植物化石的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地层。第7题,从动物进化来看,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第8题,煤炭是地质史上的森林埋藏到地下,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答案 7.B 8.C 9.如图为福建省南碇岛规则多边形玄武岩石柱群景观,它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海浪侵蚀 D.风化作用 解析 玄武岩为岩浆岩,所以主要地质作用为岩浆活动。 答案 B 10.读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图,根据该地的风向,为治理沙漠你认为树应该种在()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解析 为了治理流动沙丘,应该在背风坡种树,迎风坡种草。 答案 C 读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完成11~13题。 11.比较②、③景观图(两图所在的海拔相同)() A.②图所示区域的水热要比③丰富 B.②图所示区域的光照要比③丰富 C.②图所示区域的纬度要比③高 D.③图所示区域的植被比②丰富 解析 景观②是亚寒带针叶林,属于高纬度,气温低,热量不足,但水分条件较好;③景观是仙人球,属于热带荒漠景观,热量充足,降水稀少 答案 C 12.局部世界地图中的点与景观能正确匹配的是() A.a④ B.b② C.d① D.e③ 解析 局部世界地图中的点与景观能正确匹配:a②,b③,d①,e④。 答案 C 13.从d、b、a、e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A.干湿度地带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非地带分异 D.纬度地带分异 解析 d、b、a、e的景观变化是沿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 D 14.潍坊某中学学生在沙漠地区看到以下景观,该景观体现的是() A.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解析 沙漠局部地区受水分的影响出现绿洲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 B 读下图(a/b/c代表单元格),完成15~16题。 15.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解析 根据图中所示的气温和降水量可知,a气候气温最高时降水量最丰富,因此气候特征为雨热同期。 答案 B 16.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abc B.bca C.cab D.cba 解析 根据三地最冷月的气温可知,c地全年气温较高,所处纬度最低;b地冬季气温在0 ℃以上,地处亚热带;a处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地处温带,纬度最高。 答案 D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7~18题。 17.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台风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台风形成于热带洋面,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大陆,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 17~18.解析 台风是热带洋面上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图中③中心气流上升,为气旋。台风的移动路径影响着台风能否登陆或登陆地点。 答案 17.C 18.C 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四地自转速度() A.线速度:丁乙 B.角速度:乙丙 C.角速度:丙乙 D.线速度:甲乙 解析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除两极点为0以外,其余各地都相等。 答案 D 20.当丁地出现极昼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甲乙 B.正午太阳高度:乙丙 C.昼长:甲乙 D.昼长:甲丙 解析 丁地位于北极圈上,该地出现极昼现象时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 答案 B 二、综合题(40分) 21.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比较甲、乙、S三地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地方时)早晚和昼的长短(要定量说明)。 (3)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该日丙地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的坡度角应当调节为________。 (4)该日南京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________。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调运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甲、乙、S三地的纬度差异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判断。第(2)题,地球上任一点所在纬线的昼弧长度决定了其昼的长短。由乙、丙两地昼弧跨越的经度数可以计算出其昼的长短。进而可计算出日出时间。第(3)题,由光照图可知,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丙地在赤道上,从而可得出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要使吸热面板获取的能量最多,需使正午太阳光线与吸热面板垂直,从而计算出a的大小。第(4)题,北半球夏至日,南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时日影最短,从而可知日影轨迹。 答案 (1)甲、乙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甲大于乙,S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日出时间:乙地早上8时,丙地早上6时,乙地比丙地晚2小时。昼长:乙地8小时,丙地12小时,丙地比乙地长4小时。 (3)2023 (4)A 22.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气温水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依据各点气温画出等温线。 (2)在图中画出锋面位置。 (3)若是快行冷锋,画出其移动方向(用表示)。 (4)判断锋面位置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市未来的天气可能会怎样变化? (6)在未来几天中,B城市是否可能出现寒潮天气?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明确等温线的概念。(2)根据气温分布判断锋的类型。(3)根据锋的特征分析对B市的影响。 答案 (1)~(3)见图。 (4)-3 ℃等温线与1 ℃等温线之间温差在图中最大,可判断这里为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接处,为锋线所在的位置 (5)大风、降温,伴有雨或雪,或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 (6)可能 图示范围内气温差已达10 ℃以上 23.读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③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分异规律。 (2)图中③~⑤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分异规律。 (3)④处的天然植被应是________,⑤处的大型动物具有________的特点,⑥处代表动物具有________的特点。 解析 从图中的分布可知中国的四极分别位于中国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地点。图中①~③南北方向的自然带的变化是陆地自然带中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图中③~⑤自然带的东西方向的是自然带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体现。地处中国西北的自然带具有干旱的特征,植被和动物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答案 (1)纬度地带 (2)干湿度地带 (3)草原 耐干旱 耐高寒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一年级寒假地理练习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