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学科人口的合理容量随堂练习,希望你喜欢。 1.衡量环境承载力的最重要指标是() A.人口数量B.人口素质C.人口年龄构成D.人口性别比例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指标是() A.科技发展水平B.人口的文化水平C.人口的消费水平D.资源 3.多地理者认为,未来全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应在() A.60亿左右B.100亿左右C.110亿左右D.150亿左右 4.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根据木桶效应,影响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为突出的是______资源(按人均量最少计)的短缺() A.土地(尤其是耕地)B.淡水 C.矿产D.森林 5.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6.中共中央在十七大中再次重申我国社会发展应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B.庞大的人口数量 C.严重的环境问题D.不利的外部环境 7.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量B.科技水平C.生产能力D.消费 水平 8.2023年某地区某个月份人口死亡率骤然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B. 遭遇大的自然灾害 C.医疗卫生水平下降D.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9.由于中国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因此,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的两项基本国策是() A.保护环境、各民族平等B.计划生育、环境保护 C.计划生育、控制城市发展D.环境保护、珍惜每一寸土地 10.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青藏地区B.珠江三角洲C.新疆南部D.云贵高原 11.某个国家人口出生率是1.1%,死亡率是1.0%,它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属于() A.原始型B.传统型 C.现代型D.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过渡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2-14题。 12.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拉美迁往欧洲D.从欧洲迁往非洲 13.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民工流向可能是() A.从湖南流入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华北流往重庆 1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交通、通信困难D.甲地优美的环境 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A.25万B.30万C.35万D.45万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17.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人类活动是() A.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B.控制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C.改进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与方法D.大面积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18.现代环境人口容量比原始社会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B.资源总量不断增加C.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D.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 高一地理学科人口的合理容量随堂练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