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地形图判读》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地形图判读》这一节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我以多媒体为载体,以海拔的认识——等高线图的判读——山地部位名称——分层设色地形图作为教学主线,较好的演示了等高线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分层设色地形图等知识,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较好的强调了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获取知识。

但是讲到等高线的形成原因时,表述有点不理想:我说这几个水平截面像几把刀一样,把这座山体切成四垂直距离相等(即等高距相等)的几块,这每一块底部都有一个轮廓,我们将这些轮廓像盖章那样依次盖到同一水平面上,这就形成了这幅图,这幅图就讲作“等高线地形图”。

还有辨析山谷和山脊时,我讲述为:这两幅图,我们该怎么来识别它们?这两种地形部位处发生了弯曲,它们到底向哪边弯曲的呢?我们先看山谷这幅地形图,我们会发现最外边的海拔是200米,而最里面的是800米,等高线由外向内弯曲凸出,那也就是说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所以(高处)凸高为谷;而我们来看看山脊,我们也会发现,这边的情况刚好跟山谷的相反,即是凸低为脊。好,请大家将课本上的内容做笔记……

总之,如果语言的表达能更简短精确、风趣幽默,我相信效果会更好,还要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